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造车 > 第六十一章 欧洲取经

造车 第六十一章 欧洲取经

作者:榕之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0:2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铃木在中国有两种合作方式:一是以单一车型技术引进,提供该车型的生产线和技术图纸,在国内市场生产。例如广受国人喜爱的金城AX100摩托车就是如此模式,铃木只卖图纸和生产线不涉及深层次合作。第二种就是合资企业,由铃木和国内厂家以合资方式,共同成立股份公司合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属于深层次的合作方式。1994年铃木跟轻骑集团合资,成立轻骑铃木,共同生产铃木王GS125等车型,预计1996年2月份在国内上市。

铃木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基本一水的军工企业,都是响应80年代军转民趋势由国家牵头跟铃木公司合作而来。

现在铃木在国内摩托车领域,东南西北中都有战略布局,东有轻骑、南有大长江、西有望江、北有长岭、中有金城,五大合作伙伴无一不是大有背景来头企业。

汽车领域,也是跟军工巨头合作,1993年跟长安集团合资成立了长安铃木,生产奥拓、羚羊微型轿车。1994年跟昌河集团合资成立昌河铃木,主打微型面包车,准备引进铃木的Wagon-R车型(即北斗星车型)。昌河汽车现在热销的CH1010,就是华夏厂购买的昌河微面,原型车就是铃木的ST90K引进改造而来。

1994年,占据中国微型汽车90%以上份额的7大生产厂家,除了五菱引进三菱L100和华利引进大发850系列外,剩下5强长安、昌河、松花江、飞虎、汉江都是引进铃木技术车型改造升级而来。此外,由于历史原因1992年中国兵器集团引进了奥拓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分别让旗下4家企业:长安、江南、江北、秦川厂统一组装生产奥拓车型。所以中国市场上常见的奥拓小车,一共有4个妈,其中长安做得最好当属大妈。

在中国的产业布局,充分体现了铃木修的战略意识,作为进入中国最早的日本汽车企业,铃木起了一个大早来赶集。1995年,日系汽车巨头丰田、本田、日产、三菱等都在中国国门外张望,铃木集团依据跟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拿下了2个汽车合资生产厂的名额。不可谓没有先见之名,具体发展如何还得让时间来证明。

因此,韩皓作为华夏厂的掌门人,他没有提出与铃木公司合资的幼稚提议,铃木在中国两大合资名额已经用完。但引进生产线,依照铃木公司在中国发展的策略,应该有得谈。华夏厂只引进某一种车型进行消化,建立起自己的汽车拼图。

1994年7月份,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其中提出了鼓励私人购买轿车,同时明确了外资汽车企业进入中国最多允许2家合作伙伴的政策规定。

这份政策文件出台,让许多国外汽车巨头蠢蠢欲动,都在为进入中国广阔的市场做准备。加之看到大众汽车在中国尝到了甜头,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等纷纷寻求机会进入中国轿车市场。现在他们纷纷与中国各地政府谈判,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

美国、欧洲、日A本市场已经饱和,下一块未开发的汽车新大陆就在中国,谁在中国市场抢得头筹,谁就能领跑下一个世纪,毕竟离2000年新世纪到来还有不到5年时间。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出台,严格意义来说也堵死了像华夏厂这样民营企业进入汽车领域的门路。跟摩托车实行目录管理一样,汽车行业同样实行目录管理,没有进入目录的企业不允许生产汽车,也不能上牌上路行驶。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