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明末争鼎 > 第三十四章 招募士兵(2)

明末争鼎 第三十四章 招募士兵(2)

作者:建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9:5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次日,刘夏在太和县境内攻占了一个为富不仁的卓姓大户人家的庄子,将庄子里面的人杀了之后,在庄子外面开仓放粮,至于太和县县城里面,虽然得到了消息,不过还以为是一堆马贼强盗,并没有上报,也没有去剿灭。

实际上不是太和县县令的不是,主要是因为他们根本就组织不了多少士兵参战,据听说刘夏的军队有两三千人呢,他们手里总共不到五百人,还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这根本就是不可能打赢的仗。

反正没有攻打县城,当地的县令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便你怎么折腾,只要不来骚扰我就行。

刘夏攻打下卓家庄后,吩咐后勤营的营长王恩,补充完他们一路上吃了的粮食的份额,并且将剩下的全部拉到卓家庄外面,开仓放粮,卓家庄紧靠官道,到处的流民自然是不少,所以刘夏这一次开仓放粮,吸引来了非常多的刘夏。

上一次遇明君带回来的那八个人,此时都已经差不多恢复过来体力了,现在各个虽然不能说都是很强壮,但是那面黄肌瘦的样子早就消失不见了。

现在八个人,有四个分在了预备步兵总队里面,两个人分到了预备斥候总队里面,还有两个分到了预备弓箭手总队里面。

作为新兵营的营长,张梁并不直接去选士兵,他的任务是管理好新兵,至于招募士兵的任务是交个遇明君和王石头两人来负责,刘夏这么做主要还是因为张梁的性格上的问题。

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张梁就是一个心里有些仁慈的一个将军,但是刘夏又不能撤了他的职位,毕竟张梁这些日子也有很多的功劳,但是面对残酷的战斗,刘夏的心一向是冷如冰石,对待敌人没有仁慈可言。

张梁的性格很明显不和刘夏相同,甚至和刘夏的意见经常相反,这个情况下,刘夏自然是不能让张梁呆在主力军里面,现在也只能将他掉到新兵营来了,至于张梁在新兵营里面怎么仁慈那都不重要,刘夏要的是在自己决策的时候,不要总是出现一个,嚷嚷着仁慈的家伙。

有人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有的人可能认为,要以德报怨,刘夏对这个一点都不认同,以德报怨也得看对象是什么人,就连千年圣人,孔子都没有敢说出来这样的“大爱”的话,孔老夫子也不过说,以直报怨而已。

就像那个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的,他让孟获归心了,但是诸葛亮在这七次的战斗中却让不少的将士死于非命,每个将士都有自己的家庭,都有自己的孩子,父母,妻子,诸葛亮他有为这些士兵想过吗?

刘夏奉行的政策一直是以最大的可能,减少将士们的死伤,只要是敌人,还是那种顽固派的,就去消灭了,刘夏不会让自己的兄弟们一次又一次的为了这些顽固死于战场。

卓家堡外,大锅里熬得香喷喷的米粥,在空气中蔓延,在卓家堡门口前聚集的上千名流民睁大着眼睛紧紧的盯着,那一字排开的五十多口大锅。

有的流民甚至嘴巴都已经流出了口水了。也是,这些流民可能数十天,也可能两三个月,甚至更久都没有吃过热腾腾的饭了,刘夏这次的恩赐,肯定会让他们感恩戴德。

流民们没有争抢,因为在他们面前站着数百米强壮的将士,每个手里都拿着锋利的武器,这让这些流民很老实的排着队,没有人敢捣乱。

“将军,咱们这次在这批流民里面招募多少人?每个预备总队要分到多少人?”作为新兵营的营长张梁站在刘夏的身后,向刘夏问道,同时同样作为新兵营的副营长的牛朝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在刘夏的旁边王石头和遇明君也都期盼着看着刘夏,因为他们两个要招募新兵,自然得知道刘夏想要什么样的呀!

刘夏道:“招募多少看这些流民有进入新兵营的资格有多少,要是一个都不合格,那便一个都不要,要是都合格,那便都要着。

至于每个预备总队能够分到多少人,这要看招募过来的这些新兵适合干什么了,要是机灵而且身手不错,那便进入斥候总队,若是只能适应寻常战斗,那便先编入步兵总队,若是瞄准度高,而且以前曾经学过箭术,那便进入弓箭总队。不过也有个底线,步兵占五成,弓箭手占三成,斥候占两成”。

“是,将军,属下明白”

“恩”刘夏点了点头,道:“让下面的将士们安排好那些流民,我们一会儿过去“。

”是,将军“

卓家堡门口的五十口大锅里面的米粥,此时已经煮好了,香气飘荡在那些流民的鼻尖。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