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水浒我为王 > 第三十二章 买刀偶遇金枪手

水浒我为王 第三十二章 买刀偶遇金枪手

作者:熊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9:5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目送鲁智深带着两个人投西北而去,李瑾和沈睿却没有马上入城,而是先到了闻焕章家里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早上乔装打扮一番之后,才和闻焕章一道进了城里。

闻焕章和李瑾在前,都是一副书生打扮,此时李瑾的嘴唇上粘了两撇胡须,头上戴着幞头,披着一件白色斗篷,与往日作风大有不同,不是十分熟悉的人,晃眼一看,不见得能认出他来。

东京市民的生活的城市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每日清晨五更时分,各个寺院的行者打着铁牌子或是木鱼,挨家挨户地报晓,行者们报晓也都是分各自的地段的,白天则在城里化缘。那些赶早朝的官员和赶早集的人们,听见报晓声后就立即起床。此时东京城里各个城门、桥头、街市都已开放。

东京的市民,一天的商业活动从此时就开始了,此时的街市上有卖洗脸水以及代煎汤药的,一直忙碌到天亮。那些杀猪宰羊的作坊,常常担着猪羊肉或者是用推车推着来到集市上,进城卖的猪羊动辄就是数以百计。那些卖水果的多集中在朱雀门外和州桥的西边,叫做果子行。纸画交易也集中在那里,买卖十分兴旺,商贩络绎不绝。

还有卖面粉的,每称装一个布袋,叫做“一宛”;或者以三五称作为一宛,用太平车或者驴车驮运,他们通常在城门外守候,城门一开就进城兜售,到天亮还没有卖完。还有御街上从州桥到皇城的南门这一段,那些赶早市卖药材以及卖饮食的,各种不同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十分热闹。

李瑾他们从南熏门进城,沿着御街往城内走,此时正是**点,早市还未散去,行人络绎不绝。叫卖声此起彼伏,嘈杂的声音响起,让人不由自主地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浑然忘记了这十冬腊月的寒冷。

李瑾和闻焕章在东京生活了这么久,早已经见惯了这繁华的场面,但是沈睿和李瑾的两个伴当哪里见识过帝都的繁华,从进城门开始,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让人看花了眼。李瑾怜惜沈睿这小子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得跟着自己东奔西跑,吃了不少的苦,上次来也东京只是在城外一晃而过,所以一路上是有求必应,不管他看上了什么吃的或是玩的,都掏钱给他买下来,他高兴得都快找不着北了。闻焕章虽说是当朝权贵显宦的座上常客,什么东西都尝遍了,但是与高官虚与委蛇,哪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友同游来得痛快,所以一路上也是嘴角含笑,显然心情不错。

什么曹婆婆肉饼、宋五嫂鱼羮、油蜜蒸饼、孙好手馒头(灌汤包子)、头羮、石髓羮、白肉、胡饼、桐面皮、肉糜饼、镜面糕等等等等,直将一行人吃得肚子溜圆。

虽说此行是为了来接林娘子一家人,只是此事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成的,所以李瑾此时也不着急,就当是逛街了。眼看着日头到了中午,一行人才从朱雀门进了内城,过了州桥,到了大相国寺门前,正好赶上今天是大相国寺开市的日子,里面热闹的很,李瑾对沈睿说道:“沈睿,我记得再过几天就是你的生辰了,大哥我送你一件礼物怎么样?”

“好啊!大哥要送我什么?”有吃有喝有玩,现在还能收到礼物,沈睿觉得这回跟着李瑾下山出来简直太值得了,在山寨时的无聊郁闷早不知道飞到哪去了。

“没想好。咱么进去看看,看你喜欢什么。”一行人随即抬脚走进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

由于宋代商业文化浓厚,即便是寺院道观也不能免俗。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百姓可以在寺内进行商品交易。寺院的大门前都是买卖飞禽、猫、犬之类的,各种珍禽异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道门买卖的都是日常使用的物品。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