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绍宋 > 番外:建炎三十六年

绍宋 番外:建炎三十六年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3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建炎三十六年,秦王韩世忠薨了。

时间是正月廿一日,两日前的正月十九,这位勋臣第一还随官家一起活动,上午去了皇家原学会,看了最新的“阳气、阴气比例”实验;下午去了城北马厩,看了从据说是英吉利带来的“巨夏马”马种……据说秦王当时还调笑,虽说此类马虽不好上战场,但起码让人晓得当年铁象有多雄壮。

结果,到了晚上,喝了些酒的秦王就有些上头,一卧难起,到了廿一日白日,便已经明显弥留了。

消息传出,官家自是在惊愕之余亲自来探。

平心而论,上上下下,从官家到秦王府上的亲眷,再到外面看热闹的士民百姓,虽都重视此事,也都有些吃惊,却无人有什么惶恐不安之态……毕竟,秦王已经七十五岁了,而且其人年少从军,马背上颠簸数十载,负伤数十处,能到今日,已经是这二十年优游林下,心态宽和,再加上调养得当的结果。

放在民间,都是个喜丧的说法。

何况,建炎功臣日渐凋零,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年纪大些的名臣、名将,早就去了一轮,从三年前开始,张俊、王彦、赵鼎、曲端、万俟卨,几位年纪相仿之人,也都陆续去世,俨然是又有一大批人天时已至。

赵玖到了韩世忠卧房的大炕前,先见到对方几乎已经只能说胡话,等了片刻,见对方精神居然稍振、意识清醒,并努力坐起身来,却晓得自己这位良臣根本就是回光返照,终究无能为力了。

“良臣可还有什么交代?”赵玖坐在炕边,看着对方满头白发,心中欷歔,终究压住,只是状若寻常,例行询问。

“有什么交代?难道要哭哭啼啼请陛下给儿女升官吗?”韩世忠缓缓摇头,平素龙精虎猛,今日居然也吃力恍惚起来。“官家对韩氏恩义之重,旷古未有,何况还有近四十年君臣相得,若是还贪心不足,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赵玖点点头,不置可否。

屋内、屋外陪侍人员,自杨沂中以下,大约分为两类,一类是赵玖带来的,要么是勋贵、属国王公子弟,要么是太学、武学进士佼佼者出身的年轻俊彦,此时闻言都不禁暗暗称奇,心中佩服;另一类,则是韩氏子弟儿女为首的亲眷后辈,却多情难自堪,不禁当场落泪。

而皇长子、皇次子俱在,也都以晚辈身份低头侍立,秦王长子韩彦直在日本公干,其妻宜佑公主亦在,则与韩氏家人同列。

不过,顿了一顿后,韩世忠却还是想起一事:“官家,可还记得三圣观的旧事吗?”

“记得。”赵玖略微一想,立即点头。“丰台大营那里的三圣观,当时吵闹了许久,从西军选转过来的将士要立,秘阁不许,说是淫祀,最后是良臣你闹到秘阁里去,说是三位平夏功臣,才建起来的……有什么说头吗?”

“有。”韩世忠勉力对道。“那玩意确实是淫祀……祭奠的三圣其实是三只关西土蜥蜴。”

整个屋子都明显一滞……心思活泛又事不关己的几位进士甚至想吐槽,真不愧是秦王,临死都能整活!

不过,赵官家倒是面色如常:“朕知道,杨沂中当时便跟朕说了,平夏城里的三只蜥蜴,军汉被西夏大军围困,山穷水尽疑无路后找它们求雨,居然真下雨了,从此西军就记住了这个三圣,行军立寨都要祭祀。”

“官家知道还这么大度。”韩世忠不由苦笑。

“关西军士来到燕京,离家数千里,总要有个寄托才能安生。”赵玖喟然道。“朕连装糊涂都做不到,白当几十年皇帝了。”

卧房内自然安静,外屋那里,几位舍人、学士却忍不住各自有些目光游离,俨然是有所触动。

“也是。”韩世忠努力颔首。“臣的意思就在这里了……臣想了许久,三只蜥蜴当然是西军典故,但把它们跟建炎中许多战死的将士、功臣并论,还是觉得惭愧……臣想请陛下,不妨将错就错,就将三圣观里的三圣明确变成早死的吴玠、曲端、王庶这三位,也算了臣的一些愧疚。”

“好。”赵玖立即点头。“还可以趁机将之前牺牲的张永珍、侯丹、李永奇他们抬进来。”

“那就好,那就好。”韩世忠点头,却又提醒。“臣是不用的……臣享尽了人间富贵,犯不着。”

“好。”赵玖立即答应。“还有别的事吗?”

韩世忠靠在墙上,发白的头发有些凌乱,想了一想,却是终于摇头。

君臣二人,居然相对无言。

半晌,韩世忠先笑了:“临死了,竟让官家干等吗?”

赵玖便要说话。

孰料,韩世忠却玩笑式的提了个要求:“官家当日赠宗忠武《青玉案》,不知今日可有诗词再来赠臣往‘万事空’?”

赵官家自是当场苦笑拒绝:“别人不晓得,良臣不晓得吗?朕早已经是‘伤仲永’了,如今早没了文字上的能耐。”

“无妨,无妨,写什么都无妨。”韩世忠努力伸出手来,居然攀住了皇帝手臂。“拿板子来,臣写一个,官家写一个,不然这个时候做什么?真要一群人站着等我死吗?”

赵玖本来心乱,只怕不能想到一个极佳的诗词来附和对方,但对方手掌攀上自己手臂时,却察觉到对方力气不及平时十一,也是心中哀戚,到底不忍拒绝。

于是乎,须臾片刻,物件俱全。

赵玖坐在炕旁桌案前,韩世忠背靠着墙壁坐在炕上,面对着身前纸笔,竟然全都久久沉默不动……无他,二人此时此刻,一个还是哀戚心乱,一个是纯粹精力不足,双方脑中竟全都是一片空白……所谓不知所思,不知何想,更不知该写什么。

半晌,还是韩世忠一声咳嗽,然后抬起满是白发的头颅,苦笑一声:“官家,写不出来抄一句半句也行……臣惭愧,但这性子就是这样了,竟是一辈子片刻都不想安生。”

赵玖点点头,抬起笔来,写了一句,但也只是一句,便觉得不对,却又不舍得擦掉,就写不下去了。另一边,韩世忠想了许久,努力提笔,歪歪扭扭写了一句,便已经力尽,只紧绷着看向赵官家。

赵玖知晓对方心意,将那单句举起,示给对方看。而后者只看了一眼,便如释重负,气喘吁吁起来。

平心而论,在场众人,即便是晓得这个场合需要肃穆持重,但当此一举,所有人都还是忍不住去看两人所写……跟来的中书舍人朱熹恰巧立在炕尾的位置,看的最清楚,却是不由心中一叹。

且说,这官家,虽总说是伤仲永、江郎才尽的,却到底是经历过大风浪的真正风流人物,下笔之后,依然还有一笔妙手偶得,只是一句,足以道破君臣相逢故事。

难怪秦王这个好名的,临死都念念不忘,就是要人家日后念起来这句话,就想起了他韩世忠。

原来,赵玖所书,不过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另一边,韩世忠看了这不知是诗是词的单句,心中释然,再看自己所写的一句,犹豫了一下,还是勉力抬了起来。其人字迹歪歪扭扭,俨然气力已尽,却居然是一首旧诗,或者是一句旧“偈子”,乃是当年临济宗五祖释法演,也就是著名大慧和尚师祖的一篇:

大抵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自风流。

且说,临济宗堪称如今中土、日本佛门一枝独秀,在场众人又都是有学识的,便立即晓得这是旧诗里的一句……但还是觉得贴切。

秦王就该是这般自傲。

而且,他这辈子在战场的行止也确实如这句偈子一般,虽无修饰,却天生英俊,自得风流。

便是朱熹这种厌恶佛门,希望原学返璞归真的人都只是感慨。

韩世忠努力展示了一下这张纸,便双手一软,脑袋也往后耷拉过去,似乎是想喝骂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又只是奋起最后一丝力量来笑:“这辈子倒咥得过瘾!”

然后便是急促的喘气声,隐隐还有痰声。

赵玖这些年见惯了生死,自然晓得时候已到,却没有留在原地来看自己这个老朋友的咽气,而是缓缓起身,负手走了出来……但也没有离去,他也不敢离去,只是站在外面廊下望着院中树根处尚未融化的一点积雪发呆。

过了没有多久,忽然间屋内腾起一阵哭泣之声,赵玖面色如常,心中却不由一颤,乃是彻底拨动了那根弦。

须臾片刻,头发花白的杨沂中不敢怠慢,快步走出,低头告知了不得不说出来的言语:“官家,秦王薨了。”

赵玖点点头:“大哥二哥(两位皇子)全权处理良臣身后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