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锦衣为王 > 第三卷 夺门之变 第八十七章 都督府

锦衣为王 第三卷 夺门之变 第八十七章 都督府

作者:淡墨青衫.Q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8:5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他怀有话要交待。拦住老到门口的武志女和刘确口代,问道:“两位见过偻刀没有?”“见当然是见过的。”两个教头都有点迟疑,不知道张佳木问这个是什么用意。 日本是太祖皇帝亲口说的十五不征之国之一。从洪武年间至今,朝贡不绝,所贡特产,当然就是扇子、偻刀之类最多。而回赐的,却是以日本不产的铜钱居多。厚往薄来,贡少而回赐多,大为不合算,朝中正臣多不以为然,自仁宣之后,不准日本多贡,所以使臣也是来的少了。

但百来年间,贡来的物品也是不少。京师又是四方辐镂之地,什么货物到中国都不会少了北京这一份,所以偻刀在乡下可能是稀罕物,但在北京,也甚是平常,没有什么要紧。

“见是见过,但不知大人问它做什么?”

“两位觉得,偻刀好用。还是咱们的腰刀好?。

刘绢抢着答道:“若是说起这个来,当然还是偻刀好用。不论是劈砍方便,还是锻造锋利,偻刀都远胜咱们的刀。”

此说是实,虽然听着不大舒服,但在场的人都默不作声,显然刘绢所说,大家都以为正确,只是夸奖他国事物,实在是心里不大痛快之故。

明朝的刀,制式花样极多,但论起锻造工艺水平来,和偻刀差距已经极大,论说起来,是一篇大文章,总之,中国刀的水平自唐之后一直在下降,而偻人国内较少变乱,且又以武士当国,所以对刀的铸造极为考究,此消彼长,自然高下立判。

戚继光在平偻时,就有感中国兵器不及偻人锋利,虽然使用毛竹等远程兵器,加以阵法练,戚家军在平偻时总能以少胜多,但武器长处不妨拿来利用,所以后来戚帅仿制偻刀形制打制戚刀,虽然换了名字,但从材质到形状,其实和偻刀相差不大了。

“我亦云然

刘绢的话,张佳木也不大爱听,但是事实如此,他也只能点头道:“所以,我打算依偻刀形状,打上二百柄好刀来。不必计较工本,好选上等精铁,请好铁匠来打。名字么,就叫唐样横刀好了。”

偻刀原本就是仿唐式横刀,略加变化。只是这个历史沿革只有后世人才知,明朝那会儿,普通人对此丰反而知道的不多。

“何必如此麻烦?”刘绢反对:“市面上偻刀多的很,采买二三百来把来就是,总比自己打造要来的便宜的多。”

“这”张佳木踌躇道:“我自有理由,这件事你好生去办,不要问我原由了

打造兵器当然是预备砍人,锦衣卫都有制式的绣春刀,狭小而短,虽然锋利,但用来劈砍就吃亏的很了。虽然如此。也可以将就着使用。但坊丁用的武器,乱七八糟。不成制式,所以要通一换了,再配上一些圆盾,一旦事起,可以为大用。

铠甲什么的,就没有办法准备了,那是军国重器,和火统、强常一样,都是不允许私自拥有的,一旦现,必获重谴。

买现成的偻刀当然省事,但刀买了要用的,想想用小日本的东西来砍中国人,张佳木心里那点别扭劲却是无法消除,也只能自己多费些事了。

这里的事交待完,张佳木才想起自己连午饭也没来得及吃。腹中肌饿,有若雷鸣。但现在却不是吃饭的时候,好在身上吉服未换,而且要去拜会的全是正南坊中的贵人,不然的话,时辰太晚,就嫌失礼于人了。

先去右都督张觐家。

张府距离极近,打马急行,不到两刻功夫就已经赶到。五间七架朱门锡环的大门,富丽堂皇,光是守门的豪奴就有十余人之多。

以张佳木的身份,当然不够资格昂然直入。好在,有张觐的帖子,通传门上,也是少了许多白眼。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