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锦衣为王 >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九十一章 传承

锦衣为王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九十一章 传承

作者:淡墨青衫.Q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8:5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得国之正,无过于本朝太祖高皇帝!”

张佳木点一点头,向着王骥道:“此论甚正,老伯爷,愚意也是觉得如此。”

‘好,你能这么说,老夫甚慰。”

“但如果我停止在这一步,恐怕也不是这个原因。”张佳木缓缓道:“得国此正,也不说就不能失国。王朝更迭兴替,谁还管当初的事?要说得国之正,周朝八百年天下就不正?”

他见王骥要反驳,因摇了摇头,向王骥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绝不可以天下人奉一人,而一人可以残民以逞,享尽威福”“没有这个道理!”

“佳木此…“

明朝学术的开放还要从明中后期开始,那些文臣根本不把皇权看在眼里,可以直指着皇帝的鼻子大骂。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才会出现顾炎武和黄宗羲两个救国无方,误国有术,但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两个大学者。

张佳木现在说的,便是顾炎武的主张。

可以说,在当时就提出这种比较原始的理论也是极为不容易的,也是明末思潮解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这样的见解。如果没有明末文官政治发展到顶峰的结果,恐怕顾炎武也不会有此结论。

但就现在王骥来说,这样的理论也实在是太超拼了一此。

老头儿瞠目结舌,几乎要说不出话来。

“君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张佳木看向王骥,沉声道:“现今天下事独集于县官一人之手,连丞相也没有,试问,君贤则国治,君若不贤,又如何?”

“君不贤,则文死谏耳。”

“死谏仍不听呢?”

“这……”

张佳木微微一笑,道:“王振用事时老伯爷为什么托庇于阉人门下,还不是因为国君年幼,实权尽在阉人之手,不得已不为之耳。如果君权没有那么大,大臣可以分府自立门户,各操权柄,州县官可以自行辟官,临民、理财、管军、分君权而各治之,天下事又如何呢?”

明清之际之所以国家衰败到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还是因为中央集权太过,儒学因程朱理学的出现而僵化,士大夫除了少数人之外,经世致用之学根本就谈不上。

现在这会儿就是明朝一个关键的转向点。

是继续集权继续僵化,还是幡然悔悟,有所改变9

对于时政的弊病,王骥也是心知肚明,等张佳木说完,他点了点头,道:“看来佳木主持的政府革新,绝不会止步于现在这个样子。

“是的,是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