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修真军师 > 第十一章 混得风生水起

修真军师 第十一章 混得风生水起

作者:爱在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8:5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铜雀街陈煜别院旁新起三层小楼。

三楼为文学塾,二楼武略塾,一楼演武厅。

楼外设擂台,文士在擂台论道,在此间,可见识到以三寸不烂之舌杀人的激烈场景。

武士在此对打,凭的是拳脚真功夫,常有被打得鼻青脸肿,以袖掩面,做女儿忸怩姿态离场情境。

此处学子皆为官宦子弟。

教学先生们都是祁冉聘请的当世各派大家。

文学先生文津、武成两位先生分别师从魏国方正、威严二位大儒,坚守儒学正统思想。但学子们常以儒家文不能安邦定国为由,捉弄二位先生,二位先生每每此时就以塾规严惩。并字正腔圆地呤句“发乎情,止于礼仪。”令其所言所行不逾礼仪。

每每此时,韩成、吴风两位法学先生必以此为实例教材,阐述何谓法制是治国维经之首要。

道学先生黄经,常常不循常规,以开拓学子们眼界为主旨,令大家不限于时下所知、所感,他所授玄学最受学子们欢迎,每每讲及老、庄,学子们便有翩翩化蝶之快意,将塾内沉闷之气一扫而光。

令学子们深刻体验到自由才是人生一大快乐。

音律由祁冉教授,他的古琴现为本器,情之所致,化为琴音,常有空灵之音,令人有神游仙界之感。

学子们常常是为听琴而来,每每从琴音中回神,已是下课时间。祁冉认为音乐是为陶冶性情而设,并非本塾必修课,亦不考核,所以教的人轻松,听的人也乐意。

武略先生有三位,祁冉的韬略教义常有奇思妙想,将三十六计演绎成N计,认为谋略是安邦、定国、外交、经商、为人、处事之大计。善用谋者能以少胜多,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祁冉本身就是传奇人物,他能在二里街和铜雀街交界处开店,并能在陈煜别府建学塾,就凭他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能耐,也没有人敢轻视他的智慧。

王明讲《六韬》,他由六韬文、武、龙、虎、豹、犬演绎而成的沙盘教授方式惊动了朝廷武略大夫。

诸葛瑜讲《三略》,侧重于治国兴邦,统军驭将的政治策略,这对这些将来会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的官宦学子们来说,虽有点头疼,但却是能在朝中立足之本。再头疼也得学。他上课时不用点名,保准没人旷课。

一楼演武厅内是根据九州舆图布置的大沙盘,供二楼学子们演练行军布阵。

游然、游后负责学子们体能训练。

如各位大人们所愿。众衙门进入学塾后,虽常有恶作剧,但对学塾规矩却心存畏惧。这个规矩是经林相亲审核准的,他们如果不服管教,先生们的处罚是很严厉的。

成为游然、游后的试练靶子,是学子们深恶痛绝的事儿。这二人太变态了,看起来是衣袂飘飘、风度翩翩斯文样,出手也是风吹杨柳动曼妙,就在你还没从这样美景中回过神,身上就中了十数掌。最可恼的是,这掌法后劲十足,外观没事一般,却有被火焚之感。

众人联合起来反抗没用,二人对付这一干人是绝对碾压态势。这些人受到深刻教训后,把所有的花花肠子都变为恭敬。

严罚也罢了,学塾还会照告家长,在学校丢人,到家还要受家训,这是很苦逼的事儿。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