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 0042【媒婆来了】

北宋穿越指南 0042【媒婆来了】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秧苗插下去,玉米也该移栽了。

曾大带着几个佃户下山,他们已经听说了仙法,此刻对朱国祥颇为恭敬。

“我交代的,都准备好没?”朱国祥问。

曾大说:“准备好了,地也都翻过了。”

朱国祥指着菜畦里的玉米苗说:“都挑到山上去。”

几个佃户带了箩筐,小心捡苗放入,朱铭也牵着聚宝盆跟上。

乡下到处是田,马儿没有撒欢的地方,让它多爬爬山路也算锻炼。

“朱相公!”

沿途遇见几个村民,全都主动停下,让开道路站在一旁问候。

朱铭讲的故事虽然精彩,却不及朱国祥会种地。村民们盼着学习农业技术,等明年春耕时,估计还会有人跑来送礼。

“好!”

朱国祥点头微笑,算是回应礼节。

来到一块相对宽阔的山地,朱国祥拿起几捆麻绳,目测距离之后,从田头牵到田尾。

这类似墨斗功能,沿着麻绳挖坑栽种,可以让庄稼排得笔直。

朱国祥指挥道:“顺着绳子挖,穴距一尺半。”

曾大没有立即动手,而是问道:“朱相公,这麻绳牵出的行距,怎有的更宽,又有的更窄?”

朱国祥解释说:“宽行留出的空档,今后要用来套种豆子。豆根可以肥田,否则多种几年,土里就没啥肥力了。”

“那种豆以前,这些宽行用来种啥?”曾大又问。

朱国祥说:“先种红薯,再种豆子,两样可以一起长。”

一块贫瘠的山地,能种玉米、红薯、大豆三样作物。

它们的植株高矮不同,不会争抢阳光,同时还能互相促进。而且生长和收获周期不同,还能错开对土壤肥力的需求。

关键是要种大豆,因为大豆根部分泌物,能源源不断产生氮肥,可持续性的保住土壤肥力。

这套法子,叫做“玉米间作大豆套种红薯”技术。

特别是在西南丘陵地带,包括汉中盆地,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且由于山地相对贫瘠,玉米苗长到一定高度,还必须通过起垄来保肥排水。

大豆的种植也有讲究,广西云贵地区,气温更高,日照充足,豆子可以种得更密。川渝汉中地区,气温更低,日照不足,豆子要种得更稀。就算是在同一座山,向阳和背阳的土地,种植密度也大有区别。

精耕细作,得花心思。

接下来两三年,朱国祥都别想清闲。

他必须隔三差五来地里,认真观察农作物情况,然后指挥佃户进行相应管理。

另外,古代没有化肥,这套法子耗肥颇多。朱国祥还要指挥佃户,配制原始的有机肥料,在几个关键生长期持续追肥。

等挖完几行地,朱国祥吩咐道:“第一个穴,种一株玉米苗。第二个穴,种两株玉米苗。单双交替着来。”

如果有化肥,肯定是全种两株的,亩产量将大大增加。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