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 0038【贯通三经与图穷匕见】

北宋穿越指南 0038【贯通三经与图穷匕见】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梁学究曾经中过举人,而且连续中了两次。

进士虽没考上,却在考试期间,摆摊卖货小赚了一笔。

宋代全国会考,士子进京第一件事,不是去衙门领准考证,也不是参加各种文会。而是找个地方摆摊,几千考生一起卖货,场面蔚为壮观,堪称开封和杭州的春日奇景。

也不知道为啥,起点那么多宋代科举文,居然没有主角在开封摆过摊。

梁学究两次进士落榜,后来更是举人都考不上,非常顺滑的改行做生意去了。

恰好赶上汉中商业凋敝,折腾几回,血本无归。

如今一把年纪,还得受聘到山里教书。

每每思之,梁学究都潸然泪下,渐渐开始划水,自己讲自己的,学童闹学童的。

“老朽年轻时,也是治《周易》。”

就在众人回味新解时,梁学究又开始说话:“囫囵读过许多易经注解,直至十年前,才购得一本《程氏易传》。通读此书,茅塞顿开,可惜当时已过天命之年。若早二十年得此书,老朽怕也能考中进士。”

向知县说道:“伊川先生(程颐)确精于易也。”

梁学究继续说道:“卦三十五,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伊川先生注解此句,便是明明德于天下,昭明德于外也。当时读到这里,老朽惊为天人,《易经》竟与《礼记》对上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竟是在阐述晋卦。”

程颐的《易传》,是十四年前写完的,最初只小范围传抄,后来又在关中刊印发行,如今很多士子都还没接触到。

在场的向知县等人,本经并不是《易经》,就更不可能去看这本新书。

听得梁学究如此说,众人都若有所悟。

梁学究又说道:“今日听小郎君解《孟子》,忽有十年前看《程氏易传》之感。仅就此句而言,《易经》、《礼记》、《孟子》全是相通的。”

此言一出,众人惊诧,再次看向朱铭。

他们终于反应过来,朱铭在用《晋卦》的象辞,阐述《大学》的含义,再去解释《孟子》的内容。

这可不是简单的学过三经,必须得把《易经》、《礼记》、《孟子》读透,才能把三部经书串起来互相印证。

小小年纪,竟已贯通三经!

朱铭哪里敢承认,连忙说:“我不过是突发奇想而已,并没把几部经典给读通。”

白崇彦此刻佩服之至,说道:“大郎不必过谦,达者为师,今日受教,俺获益良多。”

“然也!”李含章附和道。

郑泓瞪大眼睛看着朱铭,他学问不好,也听不太懂,但已经弄明白了,这个爱讲故事的少年特别牛逼。

向知县则是双眼发亮,脑子里猛地冒出个想法。

他可以向朝廷奏报,说自己发现了祥瑞。十多岁的少年,就可贯通三经,这不是祥瑞又是什么?

自己的辖区出现神童,说明自己教化搞得好啊!

当然,一个知县的奏疏,先得递到中书省去。能不能到皇帝手里,就需要碰运气了,因为各地祥瑞实在太多,官员们对此早已麻木。

宋徽宗登基之初,就专门修了个园子,用于收置天下祥瑞之物。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分门别类,应有尽有,园子里都快装不下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