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 0025【公私】

北宋穿越指南 0025【公私】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父子俩沉默良久,一直在用眼神交流。

终于,朱铭决定降价:“一百贯。”

“还是太贵。”白崇彦摇头。

朱铭仔细观察对方表情,揣测白崇彦的真实想法。

他曾看过一个记载,宋代江南有位读书人,平时不显山露水,大灾之年竟捐出十多万贯救济百姓。

宋代的大户人家,应该很有钱才对啊。

白三公子咋就这么吝啬呢?

可站在白崇彦的角度,人家是真心在还价。

当初老白员外为了做县主簿,耗资三千多贯打点关系,让家里的资产大大缩水,直到退休时才赚回本钱。

白崇彦是真想买那支笔,如果换成那位小白员外,直接就巧取豪夺了。

小白员外走的是豪强路子,只要有好处,啥事儿都能干出来。

老白员外却在往士绅发展,士绅当然也做豪强之事,但相对而言更讲规矩。

也可以说,士绅就是定规矩的人,他们渴望在乡下建立秩序,并且掌握这套秩序的话语权。

白崇彦左思右想,再次还价:“四十贯如何?”

“九十贯,已经很便宜了。”朱铭说。

双方讨价还价,来来回回好几分钟。

朱铭感觉确实卖不动,只能说:“那就六十贯吧。”

“一言为定!”

白崇彦生怕他们反悔,脸上还带着喜色,似乎自己这次占了大便宜。

“但有条件。”朱铭说道。

白崇彦收起笑容:“阁下请讲。”

朱铭伸出右手食指:“第一,我父子俩流落至此,想要在村里安家。请三郎君卖出山地十亩、山林十亩,且必须靠近山中那处水潭。”

“可以。”白崇彦不假思索道。

水潭位置,已经远离河岸了。

那里的山地,种不出几个粮食。那里的山林,更是只用来砍柴,或者砍些木材做家具。

附近遍地都是大山和树林,随时可以再去占有,无非没挨着水潭价值更低而已。

朱铭又伸出一根手指:“第二,其中五亩地,请三郎君帮忙在县衙过户。”

白崇彦这次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朱铭,笑问:“两位想要本地户籍,而且是主户的户籍?”

朱铭没有回答,再次伸出一根手指:“第三,我若去考科举,请三郎君帮忙作保!”

“果然,”白崇彦摇头叹息道,“若非为了科举,谁又愿做只有几亩薄地的主户?”

宋代的科举门槛,比明代更加严格。

首先必须是主户,即给朝廷上过税。

其次有身份限制,出家人不行,卖艺卖身的不行,甚至连工商从业者都不行。

宋代的科举资格审查,大概可以归纳为七条,朱铭已犯了其中三条:第一,籍非本土,假户冒名;第二,祖上三代,犯罪情况不明;第三,曾经做过“商人”或“和尚”。

但规矩定下,就是用来违反的。

乱改户籍的宋代考生特别多,朝廷根本就懒得管,除非有人举报闹大了。

还有就是工商从业者,沿用唐代规定不许科举。但实际操作起来,考科举的工商子弟多了去,就连宋英宗都颁布诏书:“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这份诏书,等于承认工商子弟能够科举做官。

啥叫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

能考上的就是,考不上的就不是!

白崇彦仔细思索片刻:“这样吧,卖给你们的山地和山林,全都挑选没有地契的。你们今后的身份,是从荆湘逃荒来的流民,已经在本地开荒数年。那些山地,都是你们开垦出的荒地,官府依律给你们户籍和田契。”

“如此,大善!”朱铭非常满意。

宋代不但鼓励兼并,还鼓励百姓开荒,只要把土地开垦出来,朝廷就给予户籍和田契,甚至新开荒地还有赋税减免。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