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 0012【床前看月光】

北宋穿越指南 0012【床前看月光】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天还没亮,肚子又饿了。

十多个螃蟹真不顶饿,河蟹又小又没肉,就跟没吃差不多,昨晚纯粹是被水灌饱的。

捂着肚子撑到天亮,朱铭拿出那枚铁钱端详。

应该不是纯铁钱,可能还添了其他原料。但难免锈迹斑斑,依稀可辨认出“元丰通宝”四个字,这玩意儿属于王安石变法期间所铸(后来也有增铸,但钱模未改,一直都是元丰通宝)。

中国最早的纸币,为啥诞生在四川?

因为四川使用铁钱,非常容易锈蚀,粗劣不堪使用。铁钱跟铜钱的兑换比,长期在10:1左右(甚至更离谱),偶尔有好钱可以达到5:1。

当时用铁钱在四川买绢布,抬去一百斤钱,只能买到一匹绢。

这让商人怎么做生意?

那就搞信用货币呗,纸钱可轻便得多。

直至王安石变法,下令重铸四川铁钱,做工精细,用料十足,而且没那么容易锈蚀。铁钱与铜钱的兑换比,就此恒定为1.5:1,一直到南宋才稍微贬值。

“朱院长,咱们有钱了。”朱铭抛着铁钱开玩笑。

朱国祥无语道:“一文钱有啥用?”

朱铭说:“一文钱也是钱,走,到镇上买东西吃。”

从泼皮那里弄到的一文钱,已是父子俩的全部身家,如果换成铜钱的话,就只有0.666666文。

父子俩也算有钱人了,快步来到镇上的米铺。

朱铭如同腰缠万贯,气势十足,高声问道:“你这米怎卖的?”

二人穿得太破烂,只有个伙计来招呼:“牌子上写着的,明码标价,大白米50文一斗。这边的糙米,有40文的,有30文的,有15文的。两位要买哪种?”

宋代的一斗,换算成现代单位,大概就是12斤左右。

50文一斗大白米,即4.17文一斤。

北宋的米价不好说,根据空间和时间波动很大,大约维持在几十文到几百文一斗之间。

朱铭扫了眼要价15文的糙米,不仅发黑发黄,而且还带着许多糠壳。他指着最贵的大白米说:“就买最好的,好久没吃精米了!”

伙计稍微有了些精神,问道:“买几斗?”

“嗙!”

朱铭拍出那一文铁钱:“就这么多,莫要缺斤少两!”

伙计有些宕机,大脑正在飞速运转。

见朱国祥捧上陶罐,伙计伸手捧了把米,哭笑不得的放进去。

“少了,肯定不够。”朱铭表示不满。

伙计想了想,又抓半把米补上,权当是打发要饭的。

穿越之后的第一笔交易,就此达成。

父子俩欢欢喜喜出了街镇,来到河滩上架锅煮饭。

甚至不舍得淘米,那会流失淀粉。

朱铭还掬起一捧泡了大米的江水,对那匹瘦马说:“来,你也补充一下热量。”

瘦马伸舌头便舔,对人类的孝敬颇为满意。

朱国祥说:“米太少,不够吃。”

朱铭起身道:“我去弄点野菜回来。”

小镇附近的耕地颇多,没开垦的山坡很少。朱铭提着宝剑爬山,在挖野菜的同时,也顺手捡来一些枯枝败叶。

把野菜扔到陶罐里,跟大白米一起煮,没过多久便闻到米饭香味。

待温度稍凉,父子俩大快朵颐,品尝美味的野菜手抓饭,最后把手指都舔得干干净净。

“可惜没放盐,再来点油花就更好。”朱国祥客观点评这顿早餐,说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朱铭说:“把笔卖掉,就有钱买油盐了。”

于是,二人带着瘦马去卖笔。

再次来到白家大宅外,朱国祥负责守大门,朱铭负责守偏门,等待白家识货的人进出。

一直苦等几个钟头,居然只有下人进进出出,穿好衣服的一个都没看见。

父子俩无奈凑到一起。

朱铭表达自己的感受:“朱院长,我又饿了,饿得心头发慌,早上的野菜手抓饭不顶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