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现言 > 宴楼春 > 第23章 让她们打扮得漂亮些

宴楼春 第23章 让她们打扮得漂亮些

作者:大西瓜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7:5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早在杨世林给沈知蕴透露敬和长公主之事前,沈知蕴就已经找好了梁昭。

从一开始,沈知蕴就不看好推行互市。

明明可以轻易收复失地,为何还要推行这保守的商贸。

况且开通互市,还要等庆国内乱平息,十几个皇子,等他们吵完谁活谁死,谁成谁败的问题,都不知道互市要拖到猴年马月。

仿佛是给庆国拨善款一般。

沈知蕴从宁寿宫出来,就被叫去了内阁议事。

这是早晚的事情。

沈知蕴心中叹气。

尽管她与杨世林的政治立场不同,但无可否认,她是靠杨世林扶持,才走到内阁次辅这般地位。

杨世林在朝中扎根多年,是他运筹帷幄的本事。

皇上对杨世林还是非常倚重的。

“大人。”沈知蕴作揖行礼。

杨世林颔首。

沈知蕴落座。

今日内阁不同往日,气氛凝重,彼此都心知肚明。

“沈大人遭人污蔑,被关入了诏狱,我们都甚是担忧啊。后来又闻沈夫人之事,诸位同僚,都深表哀痛。”邓长春先开口。

“多谢诸位关心,我已然无事。”沈知蕴说。

“既然如此,我们便论些公事吧。”邓长春笑着说。

邓长春正要开口问沈知蕴为何不声不响举荐江予衿之事,沈知蕴先开口了。

“太后娘娘刚才将我叫到了宁寿宫。”

众人竖起耳朵听着,等待下言。

沈知蕴从怀里拿出锦囊,交给杨世林,说,“这是太后娘娘让我南下查办必要之时可用之物。”

杨世林拿过锦囊,打开一开,呼吸一滞,并未拿出其中的东西,神情变得严肃,沉声说,“这是皇室令牌。”

众人吃惊,沈知蕴点头,“是的,可见此次学田之事,宁寿宫甚是更关心,马虎不得。”

严纶吃惊,“看来这查办不好办了。”

权利越大,风险越大。

杨世林将锦囊又还给了沈知蕴。

沈知蕴接着说,“对于学田之事,其实南方很多地产与宫中内官紧密相连。不少内官仗着主子恩宠,私吞了大量地产,说是查办学田,其实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是学田的事情,牵连甚大。”

“这事你有什么好见解,邓大人?”沈知蕴突然问。

邓长春心里还惦记着试探沈知蕴关于江予衿的事情,被皇室令牌一惊,现下这么一问,有些没回过神来。

“嗯?邓大人?”沈知蕴又问。

她避着内阁议事,内阁不知道她的打算,同样的,她也难以知道内阁对查办学田的谋划,关于人员的调动,她也是今日早朝才知道邓长春要与她一同南下。

所以提前摸清邓长春查办的方向和打算,是出京前必要的。

“下官觉得,广设书院不是一时之功,不是这次查办就能完成得了的。所以这次查办,为的就是解决学田贪私问题,将几个大州的书院整治好了,其他小地方才能不敢作恶。”邓长春张口。

他的意思就是这次查办就是要杀鸡儆猴,正好有皇室令牌,先找几个大州书院放放血,其他地方就好办了。

沈知蕴其实是不太赞同的,“不然,书院查办和盐税查办不同,像盐税、粮税,这些自古以来就是万金窟窿的东西,越是繁荣的地方私贪作假越是严重。”

“但是书院查办不同。”沈知蕴一顿,又说,“大州书院也昌盛,地方繁荣,学生们靠学田吃食的情况少之又少,其中大家富商的子弟在其中念书的更不少,总是要念着自家子女的,反而作假的情况并不严重。”

“反而是穷乡小县,没有书院。而此次广设,就是要给那些贫瘠的县城设立书院,那里官官相护,彼此都有着血缘关系,他们大多不求大富大贵,就守着这土生土长的县城,让那些地方几乎成了那些为官家族的一言堂。如今书院广设,朝廷又是买田又是分田,他们不分轻重,贪私才会严重。”

严纶开口,“所以沈大人的意思是,从县城开始查办,以彰彻查之心。”

沈知蕴点头,“是的,从花县、铖县……再到……但我们只是从县城开始,并不是不查州府……”

沈知蕴开始讲她的路线与打算。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