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圣人之仁 > 第六章 运筹帷幄

圣人之仁 第六章 运筹帷幄

作者:平江夜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7: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见杜吴摇头,孔光也沉吟道:“虽然不知道长史要老夫留意名为刘秀的人所欲何为,但是老夫敢担保不会跟太中大夫有牵连。子骏虽说是宰衡近臣,然则他半生所为皆在儒学方面,除此之外,还涉猎了史学、天文、历法等,近闻要为宰衡督造陵寝,已经沉迷于律嘉量达数日之久,据说快要算出来了。”

“律嘉量乃何物?下官从未听说。”杜吴听得稀里糊涂的。

“唉,老夫也是不懂。听说宰衡要求将断龙石做成圆柱形,上部切开一个卡槽,用来嵌入墓门的缝隙之中,这样就能从内部顶住墓门,外面无法打开了。子骏上次还向老夫请教过此事,说是自己要计算出圆柱形断龙石的横径,老夫告诉他径一周三,他却说这个算法已经过时了,还拿出来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说将原本用于计量谷物数量的量斛拿来计量断龙石的横径,也算一物两用了。”

杜吴脑子飞快运转着,想了半刻终于明白刘歆想要计算的是什么了,是圆周率,是π,王莽是想用铁水浇筑断龙石,所以要计算圆柱的体积,才会用到π。

想到这里,杜吴笑道:“下官唐突了,那刘秀之名也是随口说说而已,即便是有其人,也必不是太中大夫。下官叨扰司徒大人良久,心有不安,这便告辞,大人早些安寝吧。”

辞别孔光出来,杜吴在马车上想了一路,到底要不要将π的精确值告诉刘歆呢?太长了记不住,但是3.1415926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其实杜吴能记到小数点后第四十位,不过如果真的要是全部公之于众,他得到的恐怕不会是鲜花和掌声,反而更有可能是弹劾和污蔑。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领先十步是神仙,要是领先百步那就只能死无葬身之地了。想到这里,杜吴缩了缩脑袋,最近大家都快要忘记他了,此时可不能再自找麻烦。

可是内心终究还是不忿,明明自己知道,明明可以帮助刘歆,明明可以让中国的数学领先世界两千年,好歹自己也是汉族人,帮帮自己的老祖宗,这不是应该的吗?

打定了主意,杜吴回府后进到书房,拿炭笔在简牍上写了“三尺一寸四分”,交给高良姜:“待为师后日出征之后,你将此牍交予太中大夫刘子骏,告诉他律嘉量的精确数值为师已经算出来了,让他直接用即可。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也先回去吧。”

高良姜接过简牍,点了点头刚走到门口,杜吴说道:“后日为师出征之后,家里只有你师娘,长史府将会闭门谢客,还要劳你在宰衡面前说明此事,免得引起误会。另外长史府闭门期间,一律不见外人,你,也不要来了。”说罢挥了挥手,示意高良姜可以走了。

高良姜听到此话,吓得魂不附体,慌忙跪下:“弟子不知何处冲撞了夫子,何故对弟子如此见外?常言道,师母如母,夫子不在,二公子尚在守孝期间,小娘子又忙于礼仪,府上只有老弱几人,弟子在楚王府还能说得上话,夫子远征,此时正该弟子报答夫子教诲之恩的,缘何要将弟子推得远远的不近人情?”言讫,竟然呜咽起来。

杜吴叹了口气,上前扶起高良姜,俯下身子拍了拍他膝盖上的尘土,语重心长地说道:“非是为师要逐你出门。当初你来拜师时,为师曾经说过,只教给你道学一脉。如今你道学早已大成,且深受宰衡青睐。为师为人古怪,屡次拂逆宰衡意愿,让你白白地为我操持了不少心。自今日起,你出师了,可以自立门派,为师还承认你高良姜是我门下弟子。自此之后,若为师有难,也请你多多照应,为师感激不尽。从此你尽可施展平生抱负,救天下黎民脱离苦海。这长史府,以后能不来就不要来了。”

高良姜又哭诉了一会儿,见杜吴确实不是玩笑话,只得哭着给杜吴磕了三个头,出得长史府,又在门口跪下磕了三个头,大声说道:“弟子高良姜拜别夫子!弟子谨记夫子教诲之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永念不忘!”说罢,跳上大马,猛地一抽鞭子,夜色中呼啸而去。

菜伯关上大门,走到书房门口,小心翼翼地问道:“先生,您没事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