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选秀被淘汰,我一首民谣成巨星 > 030一曲《庐州月》,撩拨佳人心弦

第(1/3)页

【030、一曲《庐州月》,撩拨佳人心弦】

林清音沉思片刻,再次开口:

“这首歌一开头便用了“凿壁偷光”的典故,出自《西京杂记卷二》。讲述了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年时凿穿墙壁借着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

“紧接着“宿昔不梳”,出自《子夜歌》的句子,“宿夕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形容了少年读书刻苦。”

“开头两句,便刻画出了一个家境贫寒,十年寒窗苦读的书生。”

“三月、烟霞、莺飞草长、柳絮这些词我们能联想到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这两句化用了南宋词人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的两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副歌部分化用了纳兰容若写给亡妻的悼亡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总之,这首歌通篇用典,才气纵横,句句都是神来之笔,惊才绝艳,让人不得不服。”

闻言,钱穆文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林老师说的很对!这首《庐州月》通篇用典,句句押韵,近乎通神。”

“不过,我更要说的是这首《庐州月》,和现在很多所谓的国风歌曲不一样!”

“现在互联网上那些国风歌曲,把很多古诗词诗句生编硬凑放在一起,读起来不知所云,令人作呕!”

“然而这首《庐州月》意象一气呵成,通篇用典,却毫无生硬之处。”

“这才是真正的国风歌曲!”

“如果说之前,国风歌曲只是小道,还不能独立成章!”

“那么青云小友这首《庐州月》,可以说开创了国风新纪元!”

“青云小友将国风音乐真正提升到了一种全新曲风的境界!”

钱穆文越说越激动,浑浊的眼眸之中罕见地透露出夺目的光芒。

他激动地大手一挥:

“感谢青云小友创造出如此经典,更难能可贵地是完美契合了庐州古典风雅的气韵。”

“庐州得此《庐州月》,自当成为千古美谈。”

说罢,钱穆文老先生站起来,颤颤巍巍地走到苏青云面前,重重地鞠了一躬。

“青云小友,老朽替庐州谢谢你了。”

其他老师见状,哪敢怠慢,纷纷效仿,冲着苏青云深深鞠躬。

“感谢苏同学为庐州创造出如此佳作。”

这一幕让苏青云坐立难安,连忙把钱穆文搀扶起来:

“诸位言重了,你们这样实在是折煞我了。”

钱穆文坚定地摇摇头,语重心长道:

“小友,艺术之路,达者为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