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且下琼楼 > 第二章 结交

且下琼楼 第二章 结交

作者:枉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6:1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平琅城占地很大,城墙高阔,面南七个城门洞子修的也是气势恢宏,城门楼子青砖碧瓦,明艳堂皇。

依大溱律,凡县置城可开三门,郡治可开五门,府治或亲王封地所在可开七门,京城永宁可开九门。

被特许逾制修建的城池很少,平琅城便是其中之一,仅是郡治所在,便开有城门七座。

中央大门照例轻易不开,临近大门左右两门供行人往来,与寻常郡城相同,再左右则是各多了道供货物通行的,由两门增至四门,一通人力板车,一通牛马货车,分别进出。

有此特例,皆因平琅地处水陆要冲,为关中及岭南各地往来重要枢纽之一,水运陆运都十分发达,行商客旅众多。

仅进出各一门用于货物周转搬行,不仅杂乱无序,效率低下,且极为拥堵,常有滞塞,频起冲突。

大溱王朝整个疆域似菱近方,中央有一座巍峨庞大,绵延五府地域的朱雀岭,由首、翼、尾、足五大山脉组成,有万山之尊、千水之源的美称。

平琅郡所在誉州府,便是朱雀岭五大山脉中的‘尾脉’,名为苍豫山。

苍豫山蜿蜒横卧在东北西南向,形似豌豆的誉州府辖境北侧,使誉州府境内尽是高山密林,再往南去则地势稍缓。

平琅处誉州中部七郡最北,是一块被众多水系和山岭包裹的小高原,内有著名的烟琅、锦嬛两湖。

烟琅湖通两江,即大小梧江,走梧江向东南行,可入姑安、天南、南桂三府,走小梧江往西南行,则入南虞府,将整个朱雀岭以南地域水路相连。

锦嬛湖接七水,不仅可以乘舟通往誉州各地,亦可乘舟北上,接入苍江中上游,上可入秦南府,下可往吴州、五关、楚江、江南、江东、豫州、定武、东海八府之地,含括整片东南地域。

除此之外,平琅郡内还有一条古驰道,顺山势往东北方向,可直入秦南府中部,过阙宇关便可行入中州府,直通京城永宁。

这条驰道,本是前朝为征服岭南各地,以及抵御当时败离中原,避往西南的虞、黎两朝所建,全做调兵运粮之用的。

现在么,虞朝之地已为南虞、西泠、西海、雍合四府,岭南之地,也已成姑安、天南、南桂三府。

黎朝虽然还在,但数百年过去,中原几度兴衰,王朝更替,黎朝却仍只偏安一隅,与西泠府隔泠水,分居两岸,互不侵扰。

古驰道与平琅郡境内镇西关,便只剩防备藩王生乱,扼守雍合府东进之路的作用,平时多用作货运。

以平琅城为枢纽,走古驰道经镇西关,越过苍豫山,抵雍合府境内,北上可往晋州府、青州府,西往西海府,南下西泠府,通东西货物有无。

仅论繁华富庶而言,众多优势在身的平琅城,还要远胜大溱绝大多数府城,可入举国前五之列。

城内长须剃鬓,只留头顶之发,编结成辫的新蛮,凛朝人。

沧澜海以西,海西之地的戎人,如留须不留发,带着毡帽的朔硕人、粟勒人;剃鬓辫须的拓纥人等。

还有袖袍宽大,承古之风流的西朝五国文士;短打薄衣的黎朝人;甚至曲发披拢于脑后,不加冠饰的律朝人,都不算罕见。

大溱各府人士,南腔北调彼此交谈结伴的,衣着服饰带有各地特点的商旅,在城内更是随处可见。

入得城门内,宁郃便被一伙穿着剑袖短袍,蹬着羊皮短靴,腰间皮带悬刀的人吸引了注意,向还没分开的牧柏问道:“先生,那便是泠北刀客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