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且下琼楼 > 第十章 开坛讲学

且下琼楼 第十章 开坛讲学

作者:枉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6:1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你没说实话。”

行离雍合城百里,两人在一小山脚下暂歇,稍缓马力,公冶梓苡看着宁郃撇嘴道。

他们长大的道观,离着北宁城不多不少,正好三百里远。

宁郃天生一双铁脚板,一日便能往返一趟,常偷偷回城,给他们带吃喝玩具,没少被她师父收拾。

现在别说有良驹坐骑,便是没有,以宁郃的速度,也不怕赶不到颖安县城。

所以公冶梓苡笃定,宁郃不入雍合城,定是另有因由。

“我不会累的啊。”宁郃自知道她什么意思,摊手反驳道。

公冶梓苡横他一眼,“想姑奶奶信你鬼话,下辈子吧!”

“好吧,你随意。”宁郃耸耸肩,不搭理她。

他确实没有尽说实情,但这事儿说着没意思,徒增憋闷罢了。

大溱自开国便封有四王在外,虽除封邑之城外,并无治地之权,平时也只有一军两万余府卫亲军可用,看似并不是什么尾大不掉的威胁。

但除此之外,四王各辖制四府府军,若边关事急,无需圣旨便可自行召集四府府军,甚至收管四府军政在手,全权调动四府军民官吏,以便应付外敌。

这本是因大溱地域太广阔,才定下的临战应急之策,也是对四王祖上当年愿意罢兵,合力共建大溱太平的义举的弥补。

但时移世易,虽然四王历代都没有谋反作乱之举,可其在外十六府的威望,无论军中还是民间,都隐有盖过朝廷的势头,也被后世君臣所猜疑忌惮。

累积至今,从当今大溱泰和帝登基以来,愈演愈烈。

特别是七年前,依例在京伴读太子的四王世子中的宁王世子,意外落马暴毙后,泰和帝生怕宁王生乱,对北宁、北江、北元、济北四府军政大肆调动,甚至不恤军情,在镇北军中着手落子,以期内外钳制宁王势力。

惹得四王心冷,其余三王也纷纷以各自因由借口,请旨召回各家世子,使矛盾到了爆发边缘。

恰逢凛朝寇边,这才转对外敌,暂且作罢。

而牧柏当年入京赶考,在京城与雍王世子关系甚笃,虽因此得二甲传胪,没遭到什么黑幕殃及,但却也因此‘简在帝心’了。

他那天没有跟师娘说的是,牧柏之所以被按在边地十多年不得动弹,罪魁祸首正是泰和帝。

寒门子弟,本是皇帝掣肘制衡勋贵世家子弟最好的人选,可这个有才干民望的官员,却跟大溱最大的权贵公然交好,这是泰和帝不能容忍的。

他们此行,其实不怕有杀手刺客,就怕没有。

泰和一朝,京中大员以四人为首,各成一派。

其中之一,便是牧柏检举的裴师嘉之父,当朝尚书左仆射裴庆。

其自身世袭罔替兖国公爵,加封上柱国,二十年内遍任六部尚书之位,故吏遍及六部。

其弟裴渊得封金紫光禄大夫,现任礼部尚书,门生广布各地。

其长子裴师彦,得封冠军大将军,任职禁军九卫之一的豹骑卫将军,深受泰和帝喜爱,视如手足。

一门三人,皆位高权重,堪称当朝权贵之最。

朝中声势,可与之媲美的,则是清流之首,当朝太师曾显,三朝老臣,当今帝师,威望甚高。

至于另外两派,则分别以中书令王公茂,寒门大儒国子祭酒李济远为首,一手握实权,一为寒门领袖,但都要略逊一筹。

褚平仓一案,不管其中究竟如何,都是其余三派围攻裴家父子的大好时机,虽已经定案,却并不一定代表结束。

而真正简在帝心的裴家父子,经此后,恨上牧柏还在其次,保住自己颜面和地位,才是主要。

杀王削藩,上合帝王心思,无疑是极好的选择。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