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登鼎记 > 第六章 洞里乾坤

登鼎记 第六章 洞里乾坤

作者:常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6:00 来源:笔趣岛

赵名鼎在发现自己无法游离漩涡之后,也就放弃了无用的挣扎,开始全身放松,调匀呼吸,意守丹田,在被吸入漩涡中心的那一瞬间,双目微闭,舌尖轻抵上腭,牙齿轻轻咬合,凝神屏息,运起了胎息功,任凭自己的身体随着水流急速旋转,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胎息功,顾名思义,就是像在胎盘里那般,能不以口鼻呼吸的功法。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握固守一,是名胎息。赵名鼎自打记事的时候起,就开始跟随爷爷练习这胎息功,如今虽不能说登峰造极,但也已登堂入室,趋于大成,在水中憋气半个时辰不成问题,这也是赵名鼎敢于跳入漩涡的一个依仗。

赵名鼎全身放松,双目微闭,握固守一,身子如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随着江水不停地旋转,也不知过了多久,江水旋转的速度终于慢了下来,最后竟停滞不动,身子所触,似是细沙,忙挣扎着坐了起来,睁开双眼,只见四周一片漆黑,隐约有潺潺流水之声。

“这是哪里?”赵名鼎暗自问道,举目四望,好一会儿才适应黑暗,只见自己身处洞穴之中,正坐在水边的沙滩上。临水这一面的壁上有数个小孔,光线从小孔而入,投于水面,经过水面的漫射,复投于四壁,经过四壁再次漫射,从而使洞穴内目可视物,不至于漆黑一片。洞穴状如穹窿,似一口倒扣下来的巨大铜钟,方圆三十米左右,高约二十米左右,周壁光滑异常,似是人工凿就。正对水面有一高台,宽约二十米,高约十五米。高台周边围着雕栏,似是一个观景台,左右两侧各有石阶,转折而下,离水边约有十米远。在高台和江水之间是一块洁白平坦的沙滩。

赵名鼎站起身来,脱下身上的衣裤,将水拧干,穿上短裤之后,赤着上身,将其余的衣裤都摊在沙滩上,然后举步朝高台走去。适应了洞穴内的光线之后,赵名鼎确定这个洞穴就是人工开凿而成,不出意外的话,应当位于文天祥张榜的峭壁之下,因为洞穴周壁和高台是一个整体,全部由褚色的岩石组成,不见一粒泥土。

“谁在这里开凿了这个洞穴,做什么用?”赵名鼎暗暗称奇,边走边仔细观察四周,以防不测。洁白的沙滩上,一行脚印歪歪斜斜地向高台走去。

赵名鼎以为石阶上结了青苔,会变得湿滑,可谁知脚踏上去,传来的却是清凉干爽的感觉。上得台来,只见台面平整,呈正方形,二十米左右见方,周边围着雕栏,里面正中的石壁磨得异常光滑,高约五米直到穴顶,宽和平台相等,石壁的正中用金文由上至下刻着吴赟之冢四个碗口粗细的大字,下方摆着一张长方形的石台,台面正中摆着一件铜器,似乎是古时的酒尊。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所谓金文,也就是西周春秋时期所用的文字,赵名鼎从小就被爷爷逼着练习毛笔书法,吃了不少苦头,什么甲古文、金文、契丹文、西夏文,只要是找得到的,都被逼着写熟背熟了,是以石壁上所刻的四个金文,赵名鼎一眼就认了出来,并且确定这墓是西周春秋时期的古墓。至于墓主吴赟,赵名鼎思索了片刻,也得出了结果:墓主吴赟是春秋时期吴国第五任国君吴周章的第二个儿子。

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太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了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周章继位后,正值武王战胜殷纣灭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诸侯,于是派人寻找太伯、仲雍后裔准备封为诸侯,因为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勾吴国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成周附近的虞。周章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熊遂,二儿子叫赟。周章死后,大儿子熊遂继位,成为了勾吴国的第六任国君,而其二儿子赟从此不见经传,不承想竟被葬在此处。

赵名鼎想不到,小时候博览群书的爱好,今天竟带来这么大的益处,短短时间内就了解了墓主的身世来源,忍不住洋洋得意,手舞足蹈起来,这才发现自己身上除了短裤,一丝不挂。

“在古人面前赤身**,实在不成体统。”赵名鼎想着,返回沙滩,将衣裤重新穿上返回平台,摸到裤袋里还有一个萝卜,于是掏了出来,放到了石台上,连续三次一跪三叩首,行了一个最庄重用于朝拜君王的九叩礼,祷告道:“赟公子,晚辈赵名鼎今日冒昧闯入贵府,多有打扰,实属无奈,请原谅!同时请保佑我全家平安身体健康,保佑我家族人丁兴旺事业有成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赵名鼎祷告完毕,重重地又磕了三个响头,正要起身,就听沙沙声响,只见磕过头的那块地砖慢慢下陷了约莫三公分左右,缩进了前方的地砖里,露出了一个长方形的洞口,大约两个巴掌大小,洞深约莫尺许,里面放着一只玉匣子,晶莹剔透。匣顶刻着四个甲骨文:万法归宗。

“前辈大礼,却之不恭,晚辈就愧领了!”赵名鼎说着,重又磕了三个响头,这才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把那玉匣子从洞中捧了出来。过得片刻,沙沙声中,收缩进去的地砖回到原位,重新把洞口盖住,看不出一丝痕迹。

玉匣子两个巴掌长,一个巴掌宽,厚约寸许,入手沉重,赵名鼎仔细察看,才发觉原来是由一整块青玉籽料雕凿而成。青色乃帝王之色,自古已然。

青玉雕凿而成的玉匣看起来像是一块青砖,除了顶部刻着万法归宗四字,浑然一体,没有任何缝隙。

“原来是一块玉砖,我还以为是一只玉匣。”赵名鼎摆弄了没天,不觉有些失望。如果是一只玉匣,说不定里面还放有什么宝贝,而一块玉砖,也就是一块玉砖而已。不过这青玉籽料雕成的玉砖确实不错,赵名鼎用手抚摸了几遍,就变得光滑油润起来。好玉不沁,这青玉砖虽说放在洞中时间久远,但表面没有任何灰尘,抚摸几下就光滑油润,正是籽料的特性。赵名鼎抚摸了几下,正要将之放入袋中,不诚想咝的一声响,玉砖的侧面从中间错位,分成了两部份,原来是赵名鼎凑巧用手上下按住了玉砖并旋转了一下,旋转的角度非常轻微,并恰巧又向上提了一下,玉砖就从中间错位分成了上下两部,接着轻轻一拉,原本严丝合缝的玉砖就分成了上下两块,里面中空,发出闪闪金光,果真是一个装有宝物的玉匣。

“真是巧夺天工!”赵名鼎感叹道。这玉匣开盖的方式,类似于现代挤压式瓶盖的原理,不过改按压为轻提。使用这种旋提的盖子,可以确保玉匣的完整性,便于携带,不用担心盒盖分离从而让盒里的东西掉落出来。

玉匣分为上下两个部份,刻有万法归宗四字的这一半为盖,内部稍浅,里面卡着一块和匣子同样材质的玉牌,顶部系着一根青色的丝绳;另一半为底,内部比盖子里面深了一半有余,装着满满一盒金片,那些闪闪金光就是这些金片发出来的。金片大小和盒子相同,其薄如纸,第一张上面正中刻着四个甲古文:万法归宗。赵名鼎把那些金片拿出来数了数,一共有八十一张,每一张金片的正反两面都有文字和图画,也不知是怎么刻上去的,正反两面刻字互不影响。金片的下面,有一把黑黝黝隐隐透着红光的匕首卡在盒底的凹槽里。赵名鼎将匕首拿了出来,将金片放回到盒子里。

匕首入手沉重,黑黝黝隐隐透着红光,不知是什么材质打造而成,似木非木,似铁非铁。匕首的手柄长约三寸,雕有防滑的兽面纹,前后两端都有圆形的兽头护手,柄端稍小,前端和匕身相接处稍大,匕身长约六寸,其状如梭,两面的中脊呈三棱形,各有一条血槽直达护手处兽头口中,匕首的前端很尖,两侧开刃,异常锋利。

“好匕首!”赵名鼎不由得赞道,见匕首红光隐隐,情不自禁伸出左手食指和中指在匕身上拂了拂,身子一抖,只觉两指如被火灼,忍不住“啊”的一声叫了起来,右手一松,匕首向地上落去,由于怕损坏匕首,忙伸手去捞,身子一下失去重心向前倾去,忙乱之中,左手向前一伸,扶住了石台上类似酒尊的铜器,右手拄地,这才稳住身形,不至摔倒。

匕首掉落在地,插入地砖之中,直至没柄,如切腐乳。

赵名鼎见匕首掉落在地,插入地砖之中直至没柄,不由得大吃一惊,忙伸手拔了出来仔细察看,见匕首完好如初,不见一丝损伤,这才放下心来,用衣服擦了擦,重新放回盒中,正要去取盖子上的那块玉牌,突见洞内红光陡盛,亮如白昼,一个声音幽幽响起:“何方小子,见了本仙还不跪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