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血色汉末 > 第四十九章 有利可图

血色汉末 第四十九章 有利可图

作者:王元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15:5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君臣大义,用于区辨天子与臣子,当理学成为官学后,取代华夷之辨成为儒教第一教义。君君臣臣,其义之重,如母子至恩。

当董仲舒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武帝推行。数百年来,以让大汉子民牢记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受儒家之教,忠君更是每个大汉朝臣,时刻感言之语。

现观天下,篡逆四起,自然口口忠君之人,比比皆是。面对惊天篡逆董卓老贼,此刻当是履行忠义之时。

算有尚未醒悟之人,也大有怀揣大义者,苦心相劝。

可惜,面对有些冥顽不灵者,想用儒家之学劝服,好像并没那么容易:“君侯,如今天下百姓皆在期盼正义之师,关东联军顺应而起,纷纷齐聚,如今我大汉十三州,除被董贼占据的司隶、西凉,皆有响应,为何单单君侯迟迟未动,难道君侯真的坐视天子受难而不顾吗?难道君侯忘记了先帝之恩,大将军之义吗?”

“子远兄,你我在洛阳相识,虽然交集不多,然也算旧友,此刻你我见面,也不叙旧,口中尽是让我出兵,这样好吗?”当得知袁绍遣使来晋阳,姜麒自然能猜到其目的,不过心中自有计较的他,并不会被别人左右,更何况还是袁绍派来的人。此刻一直听着许攸的唠唠叨叨,更用所谓的君臣之义束缚他,姜麒心中很是不舒服,随后略带讥讽的数道。

临来时许攸想过很多种可能,可却单单没有预料到姜麒面露不善,他根本没有官绅的世故,什么虚与委蛇,哪里看得到。从出现的一句‘袁本初方能为上将军’便把他尴尬的一红,原本还以为自家主公与之是好友,着游说之事,并不会太难堪。

“如若眼下是太平盛世,攸何尝不想与君侯煮酒、弄琴,可想到那路边枯骨、四处饿殍,攸如何能闲赋。君侯眼下董贼猖狂,放眼天下,唯有姜家军能与之一较高下,君侯可否能救天子、百官于水火。只要君侯一出,以君侯之能,不但能匡扶社稷,更能名留青史……”尽管姜麒语出不善,提高了说服的难度,然许攸还是不肯放弃道。

“名留青史??是呀,名留青史,关东诸侯讨董卓,不管董卓是否会影响史官,然袁绍、袁术、王匡、桥瑁、张邈、孙坚、韩馥、鲍信;当然也包括子远兄,你们肯定都会被记入史册。勤王大义,普天赞许,无论结果如何,名声是有了。是啊,如若姜某手握重兵,却视而不见,会被史官如何记录,佞臣?还是奸佞,是吧,子远兄……”名留青史,千古人臣之愿,哪怕再是清流之士,也不能免俗,随即借着许攸之语,姜麒即感慨着。

人生一世,所好者各不相同,无非金钱、权利、女人、名声尔,故一见姜麒语气有变,许攸高兴了,哪怕语气中有讥讽的意思,却没有理会,当即又道:“董贼窃国之徒,今日所做之事,纵观大汉数百年,唯王莽之变能比拟。君侯,国贼以出,如今正是天下英雄奋勇报国之时,君侯十六从军,破黄巾、击匈奴、抵羌胡,麒麟将军之名老少皆知。眼下除国贼着英雄事怎少得了将军,试想将军登高一呼,天下豪杰相助,定能恢复我大汉昔日荣耀。君侯也将如昔日云台名将般,永留青史!”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