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之权倾天下 > 第二十三章 保证不打死你

大宋之权倾天下 第二十三章 保证不打死你

作者:三耳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9:1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吴熙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可是现在的局势变得有些复杂了。

最初只是为了能够自保,让吴老爹有个好生活,如果能得皇上赏赐,得个一官半职的平安喜乐一生就好,实在是因为英俊的面庞,伟岸的身躯以及倜傥不羁的气质被那位公主看重的话,做个驸马爷也勉为其难。

史书上说做了驸马爷就可以住在公主府里好吃懒做的等死了,只要当朝不灭,自当放浪形骸的死去。

可是现在不行了,赵佶老儿盯上了自己,似乎有些不妥,一个只会画画写字吃丹药以求长生的皇帝,也会为民间的小事情而如此上心么?

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一定是什么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抑或是史书上的记载根本就有出入。

女真族发迹于东北的白水黑山,在辽国的高压下艰苦的寻求自己的生存之路,终于他们的英雄完颜阿古打出现了,带领着彪悍的女真人数十年间便成长为和大辽分庭抗礼的割据政权。

现如今,天祚帝正在被完颜阿古打打的满世界乱跑,和大辽相邻的西夏和大宋都号称兄弟之国,危难之际却抛弃了昔日的盟友,站在边境上端着碗,抱着酒壶鼻涕横流的看笑话。

甚至宋朝这个盟友正准备联合金国给兄弟在背后狠狠的捅一刀,夺回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自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大辽以后,已经离开大宋一百多年了。

大宋失去了燕云屏障,整个北地门户大开,只要派一直骑兵可直接兵临东京城下而不会有任何的阻挡。

所以宋朝自太祖始就把收回燕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代代相传,并为此设立了封装库,以及封王待遇。

可惜赵氏江山传了八代,收服之事仍不可为,现在金国崛起,辽国内忧外患,眼看就要被灭国,赵佶一看时机来临,捅兄弟一刀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自然会捅的要多狠就有多狠,最好是永远也爬不起来为好。

吴熙觉得赵佶的这个思维放在一般人身上是合理的,但是做为帝君就有点目光短浅了。

吴熙做为后世的人,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最佳的解决方案,但是如果他不是后世的人,是不是也会像赵佶一样,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全大局呢?

事实上想收回燕云的人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的文人,以为自己读过几天书,怒马鲜衣的迎风而立,手持天子剑一声令下,燕云不费吹灰之力就可纳入宋朝的版图。

而真正觉得事不可为的恰恰是那些受到压迫的武将,他们常年在外作战,和敌人斗勇斗狠,深知战场之法,但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的文人集团一意孤行,才导致北宋在此后短短的几年内便不复存在了。

徽宗,钦宗二帝被虏,皇城被付之一炬。

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吴熙的眼前,而殿堂上的那些所谓的能臣义士却根本没有看见这里面潜在的危险。

西夏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时值李乾顺掌权,同时向大宋和辽称臣,这个时候也在暗中集结势力,准备在乱世中为自己拓展一些基业。

所以大辽的灭亡是注定了的,不光是外敌的入侵,还有内部的矛盾激化,导致国力日渐衰弱。

穿越者喜欢的去的地方,宋朝算是首选,经济繁荣,政策宽大,做事情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阻力,一般情况下,只要你肯努力,一辈子定然会活的很好。

但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就算朝廷的政策有多么的宽大,敌人的铁蹄可没有宋徽宗的毛笔软弱。

如果注定要承受这么大的使命,那么吴熙就会顺应天意,用自己在后世所了解的正确姿态来面对即将爆发的灾难。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