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93章 历史车轮竟然碾自己脸上来了(三更求月票)
与此同时,皇宫内,在刚建立起亲情关系,寒暄一番之后,马皇后带着满意的笑容,携张一凡那首诗词先回去找朱镜静了。
留下来的,就是朱元璋和他的几个儿子,以及第一个驸马张一凡。
就见朱元璋说着说着,忽然就沉默了,似乎在考虑问题。
一看他这个样子,所有人都知道,估计是要说正事了。
于是,其他人也安静了下来,等着朱元璋说话。
果然,只是思考了一会之后,就见朱元璋看向张一凡问道:“倭寇的事情,我感觉你说得对,但是钱粮也确实是个问题。或者等国富民强之后,我再来解决这个事情,一样不留给后世子孙,你看怎么样?”
虽然他是个有主意的人,但是他从来不会独断专行,听不进意见,要不然,他也不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开国皇帝。
并且,从后世角度看待倭寇的这个问题,是张一凡提出来的。虽然他很年轻,但是朱元璋不介意得到他的肯定。
张一凡听了,想了下说道:“我听说倭寇那边现在属于南北朝的局面,和我们大明打过交道的还是不算正统的那一方。我在想,要是以后倭国那边也出现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直接统一了倭国,也让倭国变得国富民强的话,那我们大明朝的倭寇问题,到底是弱了呢,还是会更厉害呢?”
倭国的基本情况,大明这边已经有所了解。也正是知道了杀大明使者,和大明打交道的其实是倭国非正统国家,大明朝这边才没建交。
朱棣听了,想了一下才回答道:“父皇教训地是,孩儿记住了!”
从他这个话中可以听出来,在朱元璋的眼里,做买卖是其次,关键是刺探到消息。
说到这里,他自己停顿了下,似乎是考虑一下之后,才继续说道:“这个事情,容我再仔细考虑下再说!”
这么想着,他便又开口对朱元璋说道:“倭国如此,对于我们大明周边其他国家,其实也可以这么做,最终就能防范于未然,可保大明江山长长久久!”
张一凡心中如此点评着,不由得摇摇头,重八同学,你还是见识少了点啊!
不得不说,张一凡想问题的角度,真得经常让他意外。
心中这么说着,他便开口说道:“我们可以派人去和倭国做买卖,顺便就能刺探到倭国的具体情况了啊!”
听到这话,朱元璋一愣,下意识地说道:“海路凶险,往来不便,如何探查?”
朱元璋听了,却是脸一沉道:“谁生下来就会打仗的?我看你说得头头是道的,你也去军中历练历练吧!”
朱元璋看了其他几个儿子一眼,见他们好像都在认真听着,便转回头,看向张一凡说道:“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我如今对倭国了解得太少,不好确定他们的情况!”
想了一会之后,朱元璋转头看向大儿子,吩咐他道:“一凡的这个提议,似乎是有些道理的,你派人调查下,看是做什么买卖为掩护去刺探消息,能一举两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