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扼元 > 第十八章 忠诚

扼元 第十八章 忠诚

作者:蟹的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1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这中年人,便是杨安儿。

他身材高大强壮,鼻直口阔,相貌威武。哪怕只着一身半新不旧的戎服,立在身边一圈甲胄鲜明的剽悍将校之中,也觉鹤立鸡群,气魄出众。而在他注视下出城的兵将,亦如铁流滚滚,杀气森然。

站在杨安儿身边一名跛足黄须武将,乃杨安儿的得力副手李思温。

李思温是杨安儿麾下将校中,从军资历最深的,曾是名将仆散揆麾下九路伐宋大军的一员。杨安儿常把将士们的训练委托给他。

李思温看了半晌将士们的姿态,也觉满意:“很好,很精神!我山东子弟,个个如狼似虎!”

这支军队,便是杨安儿的子弟兵,所谓“铁瓦敢战军”是也。虽然总数不过一千二百人,却个个都能开强弓,披重甲,曾长驱破敌、死不旋踵,堪称是当今之世罕有的虎贲精锐。当年杨安儿赖以横行山东,在战场上正面击破大金朝廷定海军、安化军两节度使的兵力,一度威胁益都。后来与中都的武卫军对抗,也不落下风。

就连大金的皇帝,都听说过这支军队的骁勇善战。

前年大金与蒙古决战时,皇帝甚至还专门手书诏书,遣人催促停留在鸡鸣山一带杨安儿进兵增援。只可惜大金摆在前头的数十万众,当时已经溃退下来,杨安儿如何肯去送死?

他一看局势不利,便不管不顾地直接退兵。而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约莫是朝廷诸事纷繁的缘故,竟也没人来追究。

这段时间,杨安儿练兵不辍,以待后举。单以将士们的装备、武艺、乃至熟悉聚合离散的号令等方面来看,果然愈发精纯。以此为骨干,轻易就能聚合起上万人甚至数万人的力量,足以雄踞山东,以观天下之衅。

只是……也有点小小的遗憾。

前年和去年,山东河北皆旱,及至六月,又大雨不止,河流泛滥成灾。民间的米价已经升至千余钱,生活十分困苦。而杨安儿驻在定兴县,全军吃穿住用都从民间来,将校们虽不曾刻意纵兵作乱,但也没有严格约束军纪。时间久了,难免抢劫掳掠。

此刻由县城往南,通向故城店的道路上,百姓们远远看到千余兵马出外,便纷纷逃散。

路旁有些房舍,本来在去年的战乱中都被焚毁,杨安儿以为有碍观瞻,在去年冬天特意遣人重新搭建起了棚子。

这会儿百姓人丁疯狂逃散,好几座棚子被推倒了。还有几处新冒起的火头,浓烟滚滚腾起。大概是有人乘火打劫,因为距离远了些,一时看不清是什么人所为,不过,无非是布置在前队的轻兵们。

杨安儿看了看那方向,叹了口气。

这种情形,他在山东很少见到,毕竟将士们在山东时,所经之地无不是乡里桑梓,大家也是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到河北以后,却见得太多劫掠屠杀了。

如杨安儿这样见惯生死的心如铁石之人,自然不会因此而满怀愧疚、同情。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

很显然,将士们在河北待久了,心底里觉得压抑,觉得朝不保夕,他们有情绪,有想法,憋闷得久了,更有暴虐的情绪要发泄。哪怕以杨安儿的威望,也不能去强行压制。

所以说,哪怕没有蒙古人再度南下的威胁,也该回山东了。

杨安儿并不觉得,自己三年前归降朝廷的决定有错。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的朝廷,比当时虚弱了太多。杨安儿麾下的猛兽们按捺了许久,也正可以稍稍纵放缰绳,让他们见见血。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