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扼元 >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使团(上)

扼元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使团(上)

作者:蟹的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1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元好问一路上面带微笑,看着周围大片的农场和牧场。

这位大周朝的翰林学士虽然已经四十出头年纪了,但面相显得年轻精干。实际上,他也确实是个经历丰富且办事可靠的人。

十五年前,大周皇帝还在做金国都元帅的时候,他就成了都元帅府的机宜文字,后来因为举主赵秉文致仕,元好问也离了中都,一度辗转县令等职。直到蒙古四王子拖雷挥军攻入中原,正在调任路上的元好问聚集百姓,颇有功绩,这才得以重新被提拔。

此后近十年里,他历任宣徽、翰林等院,由修撰而待制,参与了南北两地儒生的辩论,也曾深入草原宣扬汉家礼仪。前年他出使倭国,顺利拿下了两座大银矿的开采权,因功升作了正五品的翰林直学士。

也正因倭国之行的功劳,皇帝随即又下旨,令他担负起率领使团出使阿拉伯,并宣抚海路所经汉人军民的任务。

虽说大周对异域的认知远迈古来任何一朝,但这等数万里征途,还是颇令人畏惧。亏得元好问的这个使团规模甚大,使团里精干同僚极多,这才能够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准时抵达,并不耽搁。

饶是如此,整个船队在出发时包括八艘五千料的大海船,这会儿也有两艘损坏难以修复。好在及时换成了使用三角帆的阿拉伯海船,影响不大。

元好问这会儿身处的,是名为哈马尔湖的巨大沼泽。这座沼泽位于来自西北面的两条大河汇聚入海之所,经历上百年开垦利用以后,成了一座天然水库,用以灌溉大河入海处的肥沃土地。光是这半天行程里,元好问就见到了不下二十座庄园,大量种植了枣椰、稻米和棉花。

跟从在元好问身边的一名阿拉伯骑兵队长对此很是自豪,时不时举手示意,向元好问解释说,这一处堤坝是二十一代哈里发的手笔,那一处灌溉沟渠则源于上一任大维齐尔,动用了两万奴隶。

这个骑兵队长,是驻守此地的一位埃米尔派给使团的。

近几年来,阿拉伯人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万里之外的东方帝国。尤其在塞伦底伯也就是汉人所谓狮子国以东,来自东方的汉人海商和阿拉伯海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汉人数量极多,又拥有建设、耕种的特长,万里大洋上的各处港口基地宛如星罗棋布。阿拉伯海商无论在商业竞争还是武力对抗方面,都吃了不少亏。

不过,竞争归竞争,来自海上贸易的收益却一直在提升。对于境内军阀密布,各种割据政权林立的阿拔斯王朝来说,来自这一块的税收和奉献,已经占据王朝实际收入的大半。

所以两家在竞争之外,又有密切的合作,比如共同压制三佛齐、佛罗安等国的番商,又比如海上法令的互通和船上供应、海难处理等方面的协调。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