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岁月流歌 > 第七章 六月天里(三)

岁月流歌 第七章 六月天里(三)

作者:淮上文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如今的江淮农村,种双季稻的地方很少了。

每年六月的“双抢”季和两年三熟的农耕文化,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历史。

但对于70、60后的农村娃们来说,能热死老牛的阴历六月,抢收早稻、抢栽晚稻的“双抢”,却是一个让人后背发凉的词汇。

沤水田里割稻、挑稻把子、打场、晒场、犁田、拔秧、插秧。

所有这些农活,全在每年六月最热的那十来天里一气完成。

一担两百来斤湿漉漉的稻穗挑子,从一两里外的水田,赤脚挑到村口的打谷场上。

汗如雨下气喘如牛,中间还不能撂挑子歇息片刻。

一停下来,麻绳捆着的稻穗就如泥鳅一般四散滑开了。

赤日炎炎下,一切再推倒重来,简直就不是人干的活儿。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用来形容没有机械化作业、一切全靠农民手工的“双抢”季,是再贴切不过了。

油坊生产队离新河近,整个小队百分之八十的耕地都属于旱涝保收的水冲田,所以每年也是“双抢”的大户。

在老雇农出生的罗队长的带领下,大部分的年景甚至是一年三熟。

一茬春麦或油菜,一茬早稻,再一茬晚稻。

地力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可就辛苦了五十多个老少社员们,一年到头从来都半刻空闲的日子。

夏天有夏天的活,冬天有冬天的活。

就算是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节,社员们每天还得捡上一簸箕的牛粪、狗粪交到队上去。

每家每户每年都有上交粪肥的任务,包括平时在野外捡来的动物粪肥、家中茅房里的粪便、还包括各家猪圈粪池中常年浸泡的青肥,统统计算在内。

超过任务的没有多少奖励,但完不成任务,是要扣工分和口粮的。

尽管在那个大集体“大呼隆”的年代里,干多干少一个样,有些事情甚至是没有任何效率的瞎折腾。

但对于油坊生产队的社员们来说,这般辛劳多少还是能捞点实惠的。

比如每年各家可以多分一点烧火的麦秸、油菜秸、晚稻草,还有一些扬场之后剩下的瘪稻子。

这也不算是私分集体财产,因为烧火之后的草灰、瘪稻喂鸡喂鹅之后产生的粪便,都是上好的农家肥,还是要交队里去的。

劳动人民的智慧无穷无尽,但有可操作的空间,就会有人想出利用的办法来。

成子后来听他爸爸王世川说起过,生产队的打场和扬场有很大的水分。

打场脱粒的时候不脱干净,扬场时把实成的稻粒掺进瘪稻中。

这样在分配柴草和鸡鹅饲料后,各家都会偷偷的进行二次脱粒和二次扬场。

据说每次的所获,差不多够一个小孩半年的口粮了。

这种打政策擦边球的事情,在特殊的年代里还是很危险的。

好在那时已是改革开放的前夜,民间早已暗流涌动。

要是放在人民公社化的早几年,拿队上一根稻草都是犯法,社员家里养一只下蛋的母鸡都会被割资本主义尾巴。

这样的擦边球,是没有哪个社员敢干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