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岁月流歌 > 第四十七章 纯真年代(一)

岁月流歌 第四十七章 纯真年代(一)

作者:淮上文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不知从啥时开始,长途汽车站门口陆陆续续冒出了五六个卖茶的摊位。

王世川、卫兰夫妇的茶叶生意,也如初冬的落叶那般一夜之间凋零了下来。

“去省城看看吧,听坐车的人讲那边单位多,用茶量大。有好几个买茶的还给我留下了联系方式,愿意大量收购我们的茶叶。他们当时给的收购价不高,我就没在意,现在看来这也是条路子。”

傍晚收摊,卫兰见王世川郁闷沉重的样子,便宽慰他道。

几个月的练摊,卫兰如今已成精明的生意人了。面对茶叶的滞销,也不再像三里街时候那么的惊慌。

“也只有这个法子了,可我俩哪个能过去啊?这个摊位又不能丢。”

王世川认同媳妇的建议,但是还有一道坎摆在跟前,令他感到很为难。他这个人啥都不怕,就怕站在摊位前和人磨嘴皮子。

每次卫兰临时有事让王世川照看茶摊,只要不亏本,茶叶的卖价基本都是顾客说了算的。

“王世川,你能不能有点长进!这汽车站里每天进进出出的都是些农村进城的二道贩子,人家都不怕你怕个啥?”

卫兰苦笑着埋怨丈夫道,她是王世川肚子里的蛔虫,这个男人有啥想法,一张嘴她就能猜出**分来。

“我怕个鸟!不就是没有你那样的嘴甜,不会讨价还价!卫兰,你啥时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啦!”

王世川把茶叶桶搬进竹筐,回头讥笑老婆道,想维护自己男子汉的尊严。

“嘿嘿嘿,这不叫嘴甜,是做人的礼貌!像你这样的轴头精,是不能做生意!”

卫兰挨丈夫逗得乐呵了起来,接着道。

“省城人比我们小地方的有见识,分得清好货孬货。我们茶叶品质摆在那儿,售价又不贵。你只要明码标价往市场里一放,只管收钱称重就行了。”

“好吧,明天不出摊了,你陪我去趟省城,看看那边的行情到底可照。”

王世川收好遮阳棚,也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哎,以后这摊事没人帮我啦!这买卖做的,我们一家人东在东西在西,图个啥哦!”

卫兰长叹一声,眼泪都差点流出来了。

“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啊,两个小砸锅锤子这会正快活唻,卫兰,这些年让你受累啦。”

王世川心疼的替老婆扎好头巾,俩人推着板车朝着出租房所在的郊区走去。

冷月的清辉洒满了大地,街面上安静的如同旷野一般。

偶尔还可碰到几位出来遛弯的老头老太太,身后的家犬在旁边的电线杆上留下了印记,正欢快的奔向它们的主人。

“想到两个狗屎孩,还有红石湾那栋大房子,我再累都值了。”

卫兰疲惫的擦了擦双眼,脸上又堆满幸福的微笑。

从商半年多来,这对农民夫妇尝遍了生意人的各种艰辛,也一次次被大把赚钱的喜悦和成就感冲昏了脑袋。

那个时候,王世川和卫兰对于生意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摆摊零售的阶段,完全没有门店、批发、铺货、渠道的概念。

他们把赚钱和吃苦画了等号,认为要想赚大钱就要凡事亲力亲为冲在最前线,要能吃得下人世间万般的辛苦。

所以按照这样营商思维,家庭和生意既然也就很难同时兼顾了。

王世川夫妇的省城之行异常顺利,原来留下联系地址的客户没有食言,其中的一家还是几千号员工的大单位,没挪地方他俩带去的两百来斤绿茶,就被兜售的干干净净。

这位给他介绍生意的熟客老杨同志,从此也成了王世川在省城最要好的朋友。

在摊位的选址上,夫妻俩还是沿用了在县城的老经验,决定选在长途汽车站附近。

老杨的眼界要更长远一些,他说本土是产茶大省,长途汽车开往的各个地区都产茶叶,坐车的大多又都是省内旅客。所以两相比较,在火车站门口摆个售卖大别山绿茶的摊位,生意肯定会更好,因为坐火车的大多是来皖公干的外省人。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