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岁月流歌 > 第十七章 山寺黄昏

岁月流歌 第十七章 山寺黄昏

作者:淮上文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一条流向淠河的小溪从山间穿过,深秋时节溪水退去,满河床大大小小的卵石,灰白中带有点点的金色,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冷光。

小溪两边全是高低错落的野生灌木,60年代集体补种的松树交错分布。

都还没有成材,树干细小针叶泛黄,三五个褐色的松塔挂在枝头。

个头稍高的山间樵夫,伸手就可采摘。

而在解放前,据说这片山谷百岁、千岁树龄的古松比比皆是,常有虎狼出没其中。

黑石寨上外出打劫的土匪一旦钻进了山谷,身后的官兵镖头们就不敢再追赶了。

原始茂林中的陷阱黑枪防不胜防,几百人的队伍撒入进去,就像沙粒掉入了米缸里,起不了一点的作用。

淠河也是一条大沙河,千年万载季节性泛滥积累下来的黄沙,有一丈多厚,在河堤两岸形成了半里多宽的沙漠带。

河沙中富含铁矿,放一块磁铁到沙堆里,便能够吸出一大坨来。

黑色的铁砂直愣愣的布满全身,宛如浑身长着黑刺的刺猬,也成了这一带的娃们经常玩耍的一种游戏。

成子听姥爷说过,当年大炼钢铁的时候,大青山周边的河沙滩上,聚集了几百座炼铁炉。

这里打捞铁砂方便,又靠近原始山林,是土窑烧炭炼铁的最好区位。

所以附近各家单位、各个学校、生产队、大队,都把炼铁炉建在了这儿。

土法冶炼、工艺落后、又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结果可想而知。

合格的钢铁没有冶炼出来,差点把整个大青山砍伐成大秃山了。

用成子姥爷的话说,那时候的人都有点作,别人瞎叼干,自个也跟着瞎叼干。

庄院里有几棵祖传的古树,别人不来砍,自个半夜不睡觉也要把它们放倒。

否则就会觉得自己是个罪人,对不起大Y进,对不起人民公社了。

历史的烟云慢慢散去,世界正在进入伟大的中国时代。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践,尽管历经劫波,但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忽然想起老人家的那首诗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四个娃们已经来到了黑石寨的背面,从这儿向前返回青山寺,他们正好在山间转了个圈儿。

澄心小和尚不再言语,拔出腰间的柴刀开始干正事了。

大成子、虎子、小花也是心领神会,跟在小和尚的身后,帮他收拾砍下的枯柴。

住在山间的人家,最不犯愁的就是做饭的柴火。

半个小时的功夫,松枝枯竹之类的干柴,娃们连砍带捡,就收拾了几大堆。

小和尚已是熟练的樵夫了,但见他砍来一串藤蔓,按照成子、小花他们三人的力气大小,每人背一个柴捆。

“三位施主辛苦啦!阿弥陀佛!我们回家吧!”

澄心自己砍下一根木棍作为扁担,挑起了两捆干柴,对着成子他们单手施礼,唱了句佛号,惹得成子和小花一阵哄笑了起来。

他俩背着柴捆,屁颠屁颠的跟在澄心和虎子身后,不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相互作揖。

山路崎岖,夕阳为伴,几个娃们一路欢声笑语着回到了青山寺。

山门前面,永德师傅正在推着石磨碾磨着晒干的苞谷。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