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 第八十五章 押岁贡入辽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八十五章 押岁贡入辽

作者:归海求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2: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其实机会还真有,日昌隆正在准备岁贡,大宋朝每年向辽国岁贡的娟,本来今年由于徽宗皇帝决心向辽国开战而准备取消岁贡,但由于苏彩儿在京城的运作,以及原户部尚书,现在的宰相刘正夫的坚持,又决定继续往年的采购了。

这一批岁贡要比去年多出十万,因为辽国建议将十万岁银冲抵十万娟,于是就变成了三十万娟,采买岁贡的时间上又向后压了压,本来定于春季给辽国的岁贡,只好推后到秋季之前。

日昌隆以往的岁贡娟由于是由朝廷采买,交货之后就不管了,今年确实不同,这一次朝廷不负责押运了,而由日昌隆亲自负责,也就是说,朝廷省了一笔运费,而日昌隆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可见每年的岁贡对日昌隆的影响,他们的危机感很强。

而这恰恰是肖明的机会,为了替苏彩儿分担压力,肖明决定承担此次押运任务,同时借此机会先将辽国和金国的商业框架确定下来,正好还有太平铁厂接到的金国订单,辽国和金国现在都在竭尽全力要弄死对方,仗会越打越大,这个战争财肖明肯定要发。

还有几个月时间岁娟才会起运,日昌隆正在准备货物,他们现在的资金也很紧张,原因是日昌隆从天竺引进的棉花种植,为此他们兼并了大量的土地,用以推广棉花种植,这在肖明看来绝对是愚蠢之举,兼并土地雇人种植还不如不要藏私小气,将棉花这种经济作物无偿的向农民推广的来的有效益,为此苏彩儿和元老会争执不下,气的撂了挑子。

日昌隆大掌柜称病不干了,每日和沈瓶儿两人找肖明去玩,日昌隆元老会非常无奈,元老会这些人很多都不在杭州居住,有的住在苏州,江宁,扬州等地,现在全都被拴在杭州了,于是有人建议,将日昌隆总部迁到江宁去。

苏彩儿对此不屑一顾,仍旧装病,她十四岁就执掌日昌隆,知道整个日昌隆的根基在哪里,人气方面自然比那些老头子要强,现在日昌隆各地方的分号和机构大都是年轻人,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苏彩儿提拔委派的,元老会很可能低估了苏彩儿的影响力。

摊子大了本就不好管理,这一点肖明是深有体会,他也懒得去操心日昌隆的事情,他需要的资金,就算不通过日昌隆元老会,苏彩儿也会给他提供,只要不是数额太大的话,再说还有沈瓶儿这个幕后的“大会记”在,账目上事情更简单。

趁此机会,肖明陪着丁建鹏将科研基地的规划,再次进行了确定,依托于乌龟山还是依托于肖明拿下的杭州湾港口基地?两个人实地跑了很多趟,最后还是确定下乌龟山,但港口基地到城西铁厂之间,肖明再下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修路。

现在修路可比原来复杂多了,因为肖明给出标准可不低,要能够经受重力耐压的考验,还要起到防水作用,并且便于维护,不是简单使用青砖青石就能铺起来的,可是肖明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现在手里有东西,那就是水泥预制板!

现在的混凝土需要内衬钢筋的,但肖明造的水泥预制板内使用的则是竹子筋,如果只是铺路所用,竹筋的预制板完全能够胜任,他在焦岗湖的蓄水引流工程才使用的是钢筋,所以第一步,肖明在乌龟山先把水泥烧造场给建了起来。

这种事情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耐火砖都是现成的,竖起窑炉就行,顾守贞现在忙于弓弩的制造,铁厂一时抽不出人手,肖明就再招人,现在杭州城附近乡镇刚经过战乱,许多人无家可归,流民日多,只要能管一口饭,愿意打工的人还是很好找。

同一时间,肖明派出人手跟随丁建鹏,将他确定下来的硝石矿脉的矿石成批的运来,丁建鹏想在短时间内完成硝石的提炼,这方面也需要一些专业人手,于是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顾氏炼坊书写了一张很大告示,在杭州城内四处张贴,上面写着高薪招“炼丹方士!”

现阶段从硝石中提炼硝酸,还无法使用“氨氧化法”首先合成氨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使用电弧法就更不用去想,丁建鹏于是采用的是: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伊本•哈扬发明的干馏硝石法来制取硝酸。

这种方法得到的硝酸浓度不高,但可以通过反复蒸馏来获得高浓度的硝酸,有了硝酸则一切就都好办了,肖明本来对此非常上心,也很好奇,去丁建鹏的实验室观看了几次,但最后不得不捏着鼻子跑了出来,这个味道实在是太呛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