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 第十三章 九转玲珑塔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第十三章 九转玲珑塔

作者:归海求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2: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按照肖明的计划,那就是使用资金重组的方式,就是通过股权分配,让商业巨鳄日昌隆收购顾氏炼坊,再由日昌隆整合资源,出资帮助顾氏炼坊快速的扩张。

这是一种资产融资与商业计划的一部分,肖明做这个东西,那是小菜一碟,毕竟是他的专业吗,可他有点担心,如何说服顾守贞接受是个难题。

古时候的手艺人对自己的家传产业,看的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那是打死都不会卖的,有些人祖祖辈辈都是据此为生,手艺也是父传子,子传孙一脉相传,不可能达到后世的观念,对于能否说服顾守贞,肖明确实没太大的把握。

果然,顾守贞对于什么是“股权”根本理解不了,很奇怪肖明为何要把他的炼坊卖掉,肖明费尽口舌才让他相信,自己不是卖炼坊而是要发展它。

这个时候肖明才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不能还停留在科技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现在既然来到了北宋末年,最少思维模式要尽量快的适应这个古代社会,你可以观念领先**百年,但却不能无视这种超时代的观念给古人带来的冲击,要让自己去适应当下的社会,也要让周围的人来慢慢适应你。

“看来步子不能迈的太大,不然真的会扯到蛋!”肖明想。

日昌隆之行势在必行,但要找个什么借口好呢?如果能够借助安道全的关系,倒是不错,关键是安道全此时根本联系不上,肖明感觉事情比较繁琐,有点无从下口。

事情先一步一步来吧,肖明考虑先把步子迈起来,有了官府的这一大笔订单,也许炼坊会立刻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

接下来的几天,肖明与顾守贞非常忙碌,沿街的地皮和铺面已经买下了,很多事情要打理,首先招聘人手就是个难题,宋朝时工匠的社会低下,根本不是士农工商的排法,由于工商业发达,商人的地位逐步上升,很快形成了两个对立阶级:做工者和商人,商人有钱能够得势,做工的只能被剥削,工匠靠手艺吃饭,但又怕被人抢了饭碗,所以大多比较保守,还无法形成统一的“工人阶级”。

一般的工匠作坊招人手都是收徒的形式,并和学徒的家里签卖身契的,一般穷苦人家的孩子,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卖给人家当徒弟的,实在是跟奴隶一样!

顾守贞的炼坊内就有好几个小徒弟,都是卖身而来,顾守贞人还是挺厚道,很少打骂,有时候还给些零钱花,但小徒弟不做满五年工,根本没资格学技术,不是有句话吗,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世道如此,没办法,期望能快速的改变顾守贞的观念,也是肖明要做的工作。

人员的问题,可以采用提高待遇和工钱来吸引满足,肖明计划里的管理和账房,就需要他亲自来挑选了。

杨震在第二天就送来官府辑事购买盖印信的合同,除了一千五百具弩弓外,另外还订购了一批刀枪兵器以及衣甲头盔,货款特预拨五千两,换成铁钱拉来了一大车,炼坊库房内的成品,被即刻装车拉走了,杨震想抓紧时间训练一批熟练人员出来,剩下的弩弓答应在三个月内交货。

送走了杨震,剩下就又开始忙了,顾守贞担心三个月内无法按时交货,自己也一头扑进工棚不出来了,肖明给他出主意,弩箭的弓臂和箭头都可以在炼坊生产,但其它的零件都是木头的,你可以包给别人做吗,杭州府内木匠有的是,按照图纸,直接批出去做,到时候拿成品的零件来结款,省事很多啊。

顾守贞大喜,真是好办法,自己的脑子是不够使,还是人家肖兄弟才真是大才,随便想一个办法,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如此又忙了一段时间,肖明看看炼坊,一切都已经上了轨道了,炼坊成批的弩臂生产基本上可以流水产出了,包出去的木匠活也不断来交货,同时新购买的铺面也纳入炼坊的工棚,并且顾守贞已经开始在新地皮上,安置炼炉了,于是也就松了一口气。

有件事已经压在他心里很久了,自己必须要去一趟,抽了一天时间,肖明自己独自离开了住处,一个人向南郊走去。

……

杭州南郊乌龟山,肖明转了半天了也没发现当初的慈云寺,无奈之下,只好找人打听。

附近也是人烟稀少,好容易才发现一处民建的的砖窑,此处砖窑很小,用来烧制的砖头属于冥砖,就是建坟墓用的,这个时候民用建筑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砖石,但建坟墓却要用上好的砖。

肖明找到一名老窑工,向他询问慈云寺的所在,那老者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这位大官人,想来不是本地人氏吧?”看肖明的衣着,老窑工还是比较尊敬。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