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83章 出使吐蕃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83章 出使吐蕃

作者:顾四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4:59: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吐蕃使者入朝报丧这日,乃是大朝。

九品以上朝臣皆在。

吐蕃使节退下后,关于文成公主事,朝上颇有分歧,当场争论了起来。

以宗正卿为首的几个官员,启奏请公主归国:公主和亲吐蕃九载,并无子嗣,如今吐蕃赞普已亡,公主却正当桃李之年,岂可老死异藩?

兼之已从吐蕃使臣口中得知,松赞干布年不过十余便骤然病逝,偏生其子也少年夭亡,只留下一个幼童孙辈,被扶立为吐蕃新王——名为王罢了,吐蕃国事其实都在权臣禄东赞手中捏着。

宗正卿是个实在人,说话也直白,干脆就道:“若是公主有子为吐蕃新王,哪怕是个养子,公主能做太后也罢了,可如今……”

可如今留在那干什么?被人当成牌坊吗?说不定还是碍事的牌坊。

“还请陛下下诏,令公主归国。”

然朝上支持宗正卿的并不多。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朝臣,对姜沃来说还是熟人,正是崔氏族长崔敦礼。

随着李勣升为尚书左仆射,崔敦礼也从曾经的‘代兵部尚书’做了真正的兵部尚书。

此时崔尚书就反对道:“陛下,《礼记丧服》中有云: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公主得先帝旨意,下降吐蕃,那便不再只是大唐的公主,更是吐蕃的王后。”

“再者,和亲结两国之好。便是吐蕃赞普病逝,只要公主留在吐蕃,便依旧有助益。”

崔敦礼最后还不忘补上一句场面话:“自然,公主桃李之年丧夫,甚为可惜可叹。陛下当下诏厚赏宽抚,已示国朝厚恩——以公主之深明大义,必甘愿身留吐蕃。”

姜沃将笏板微微调整了下位置,挡住了唇边冷笑。

好一派‘风光霁月’的道德绑架。

只是崔敦礼之话,代表了许多朝臣的心声:若是先帝的亲女,那此时当着皇帝,肯定是都支持迎公主回国的,可文成公主也只是旁支宗室女,甚至都不是江夏王李道宗的亲女儿,那留在吐蕃继续‘发光发热’也好。

哪怕吐蕃把她当场一块牌坊,那也是一块摆在吐蕃的牌坊不是?

*

“陛下,臣有一言。”

在姜沃已经踏出半步还未开口时,就听到熟悉的声音——

“崔尚书所言,臣觉不妥。还请陛下下诏,迎公主归国。”

她回首,见崔朝站了出来。

姜沃立马当起了围观党——术业有专攻,与崔敦礼对上,还是崔朝来吧,他是知道怎么气崔家人的。

果然,见‘自家’晚辈站出来反对他,崔敦礼面上才挂不住,不免微沉。

他不欲崔朝多说,让外人看崔氏热闹,便直接打断道:“崔典客丞之意,难道是公主不深明大义?夫君方病逝,便力图归国?”

崔朝目不斜视,根本不接崔敦礼的话。

他只望着皇帝不疾不徐道:“臣于鸿胪寺为官,颇知吐蕃风俗。”

“陛下,吐蕃有殉葬俗——其赞普死,以人殉葬,衣服珍玩及尝所乘马弓剑之类,皆悉埋之。不只妻妾,甚至有近臣为‘共命者’,一并要自杀相殉。”[1]

朝上顿时一静。

“此时公主尚安,无非是吐蕃顾忌我朝,想要先探明陛下之意。”

崔朝继续道:“故而,哪怕公主深明大义,也请陛下明诏,由吊祭使节持赍玺书恭迎公主回国,以此震慑吐蕃。”

还不忘再补一句:“若如崔尚书言,只厚赏安抚,吐蕃便知大唐无接回公主之意,将来公主会不会‘伤痛赞普亡逝,也追随而去’便不得而知了。”

崔敦礼让他气的内伤。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