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64章 见龙在田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64章 见龙在田

作者:顾四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4:59: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大军班师回京的路上,皇帝常召太子于圣驾金钺车上,加以教导。

战事结束后,还有一系列后续的处置问题——打下一片土地,跟控制一片土地完全是两回事。

“广地劳人啊。”皇帝时常要感叹,隋末乱世实伤黎民。如今他打下了偌大的疆域,却愁子民不够。

李治在旁道:“所以父皇置羁縻州。”

羁縻州是大唐初创,因其武德丰沛打服一圈儿国家。然而划成大唐疆土后,发现又没有足够的官员和人口去管理填补这些土地,便设立羁縻州,以夷治夷,依旧用当地少数民族去治理原部族人口。

只是如此一来,大唐对羁縻州的控制,自然没法太过深入。

至今,在皇帝武德威压下,能保证各部依唐律而行,听从长安的指挥。只是,这就要保证大唐一直是强盛的一方。

总是,百姓不够啊!

“要记得,饬兵备寇,甲仗精锐虽要紧,但——”皇帝极认真望向儿子的眼睛,像是要把这句话,刻在他继承人的心上,一刻不忘:“百姓安乐,才是帝王的甲仗!”[1]

教完儿子如何管理羁縻州府等事,皇帝停下来揉了揉额头。

见此,李治便道:“父皇此番亲征劳苦,回去后,得请孙神医给换方子才好。”

皇帝也打量儿子:“朕不过是些老毛病,倒是你,近来似乎瘦了不少,看着精神也不太好。”

“父皇悉心教导,言传身教。可我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学的不够精,让父皇失望。”李治犹豫了下,终究把心里话说了出来,他指了指肩膀:“让……旁人也都失望。人都道虎父无犬子,父皇,我觉得这里特别沉,有时候压得喘不过气来。”

皇帝便搁下茶盏,今日不再讲政事,而是给儿子讲起自己刚登基时的隐忍退让。

他也曾有过被人堵到家门口的旧事。

唐初之时突厥势大,唐每年都要给突厥送金银玉帛,甚至颉利可汗还动辄就去边境强取豪夺一番,大唐一直在被动抵抗。

就在贞观初年,二凤皇帝刚刚坐上皇位时,颉利可汗闻风而动,趁机率二十万大军前来,兵至泾阳,距离长安就只有四十里了,相当于真正堵在了家门口。

那时长安兵力空虚,且二凤皇帝刚坐上皇位——

“内里朝政未平,对外兵粮不足。”皇帝想起刚登基时的内忧外患,也不禁长吐一口气:“只好隐忍退让,压着性子不能与突厥开战。”

于是皇帝未带大军,只带了几个文臣,单骑前往渭水畔,与颉利对峙,结渭水之盟令突厥暂时退去。

做秦王时戎马多年南征北战,未有一败。偏生刚做了帝王,第一回 面对旁人都堵到家门口勒索了,却要顾虑重重,打都不能打。

李治也能想象到,以父皇的性情,那时候得压制憋闷到何等程度。

后来的事,李治也就都知道了。

人都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帝王报仇,三年就够了。

三年后,政通人和,有力一战。二凤皇帝便起六路兵,直奔东突厥。不但灭掉了东突厥,还将当年堵在长安城外的颉利可汗抓到长安城来俘虏,特意请他‘吃席’,并让颉利可汗于宴席上充分展示了下歌舞天赋。

从此,加入‘大唐歌舞团’,也就成了周边各族可汗首领最害怕的事。

李勣原本就想把夷男可汗抓回来,加入大唐文工团呢,结果夷男命好,先行一步自己走了。

皇帝又与李治讲了些他当年做秦王时,在朝事上的不由自主,甚至也有过被逼迫至不能保全自己府上心腹的困境。

皇帝温言道:“稚奴,人都谓帝王是天子,但自来皇帝的天下,从没有上天就稳稳放在你手心的。你还年轻,将来掣肘、艰难都会有,但永不要为一时之难,一时之辱所困。”

往前走,总有出路。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