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373章 新的一步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373章 新的一步

作者:顾四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4:59: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洛阳皇城清思宫。

殷王旦的宫殿。

刘王妃看着眼前站着的一溜儿孩子,跟宫里套娃玩器似的,从大到小从高到低排着。

殷王有四子五女,除了生病的小五娘,就都在这里了。

这里面只有一子两女是她所生。

不过此番要出席家宴,她并没有分出嫡庶彼此:所有的孩子都是一般的打扮,女娘们穿着一色的裙,头上的钗鬟都是一样的。小郎君们也都穿着同样淡蓝色锦缎裁成的袍子。

如此打扮相同,大小不一,就更像套娃了。

刘王妃例行嘱咐了几句帝王所召家宴的礼仪事,尤其是对几个五六岁的小郎君小娘子,更是多说了几遍:见到陛下要恭敬见礼,有问不可不答,无问不得抢话等规矩。

再有就是嘱咐孩子们,虽是家宴,但见到皇储与郡主,也要先守着礼数问好。

这就是连几个年龄大的孩子也嘱咐到了:可别想着郡主年纪比你们小,就真当成‘妹妹’,还等着人家先来问候。

毕竟如今皇三代里,除了东宫郡主,还无有得陛下封爵的孙辈。

不出意外,现在她眼前这些套娃们,将来都得在武赪小郡主手下过日子。

等刘王妃嘱咐完毕,准备带着孩子们出门时,侧座上一位殷王孺人窦氏却开口了:“如今边关战捷,陛下龙心大悦。”

“这才晌午于太庙接宁将军献俘,午后便欲召行家宴。”

“陛下既圣心大悦,王妃也该趁此替咱们府上的孩子多说说好话才是——”

窦氏起身,走到排序第三的男孩背后,拍了拍她亲生儿子的肩膀:“三郎至今还没有名字呢!”

说起来,窦氏也觉得倒霉。

王妃的嫡长子是出生四岁后得了圣神皇帝赐名——毕竟从孩子出生起,就一直处于先太子薨逝后先帝病重,后先帝驾崩,改朝换代等事的过程中,实在没人注意到一个孩子的名字。

直到诸事尘埃落定,圣神皇帝才集体给孙辈赐了一波名字,很有点批发的意思。

比如刘王妃的嫡长子名武成守,之后崔孺人的庶子就跟着成字辈,起名为武成义。

周王显处的子嗣也是一样的,不过是换了重字为中间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两王府已经出生的女孩儿们,也一并赐了名,而且都是按照成字辈,甚至名字听着还更吉利用心些——

比如刘王妃的长女出生的时候有点弱,圣神皇帝就为孙女起名为‘武成寿’,王妃的次女出生在上阳宫学校开学的月份,便名为武成昌。

然后……

皇帝显然又忙得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于是从那以后出生的孩子,就只好先叫着几郎,几娘。

比如窦氏的儿子,如今就只能叫三郎,已经叫到六岁了。算起来,这孩子就比小郡主小一岁,但这日子过的真是处处没法比。

窦氏想想就委屈。

今日显而易见是皇帝心情好,召行家宴。

窦氏就跟着儿子三郎一起过来了:“王妃的儿女都已经有了名字,可三郎他们不也得叫王妃一声母亲?王妃在宫中一向有贤惠的名声,必会看顾孩子们的。”

自从窦氏开始开口,刘王妃面上不动,心里的眉头都已经拧成疙瘩了。三郎出生六年,为了三郎没有名字,窦氏真是见缝插针就要提一提这件事。

因后宫无有皇后,圣神皇帝又忙于朝政,连正经的孙辈都一年见不上几回,何况是窦氏为殷王孺人,连家宴也去不到。

估计圣神皇帝都忘了有这号人了。

所以窦氏想给儿子弄个名字,只好来聒噪王妃。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