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第1064章,倒计时

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1064章,倒计时

作者:三月麻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2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午睡过后,听到爸爸回来了,张思琴一股脑儿地嚷着要上楼。

大嫂和大哥对视一眼,后者看了看时间道:“小妹和张宣上去差不多一个小时了,不过你还是再等等。”

两口子都是过来人,且还年轻,小妹难得和自己心上人聚一次,会发生什么用脚趾头都能想到。

大嫂点点头,抱着张思琴逗弄了起来。

不过一岁多的屁大小孩倔强的很,不让她上楼见爸爸就哭,使劲哭,把楼上重温二次的张宣和董子喻都惊到了。

董子喻喘息说:“思琴醒来了。”

张宣没做声,直到过了十来分钟才从她身上爬起来,然后进了淋浴间。

见状,董子喻躺了20来秒回,也是下了床,找出换洗衣服去了外边的浴室。

她倒是刻意避开张宣,而是上次半个月相处过后,她在这方面或多或少有些了解自己男人的能力,她怕两人在一个浴室洗着洗着又粘在了一起。

“爸爸、爸爸.”

相隔两月再次见到爸爸,张思琴还是很亲热,没忘了他。

“诶,宝贝。”

张宣蹲下身子,一把抱起了女儿,然后凑嘴在她嫩嘟嘟的脸蛋上连着亲了十来口,把孩子逗得咯咯咯直笑。

见到父女俩相亲相爱的模样,董子喻心里像喝了蜜一般,比刚才床上的时光还快乐。

嗯,刚才床上的时光很快乐,可这是另一种快乐。

在她心底,女儿第一位,自己男人和爸妈放第二位,她把自己放第三位。

“爸爸,玩具呀”

“有、有、有,爸爸买给咱宝贝买了好多,在楼上呢,咱去楼上好不好呀?”

“好”

接着两父女去了楼上。

董子喻在大嫂异样的笑声中,也是跟着去了楼上。

就着一些玩具,一家三口在二楼客厅玩了整整一下午,这让董子喻都痴迷了,一颗心总算圆满了。

晚饭过后,大嫂主动要求带两孩子,还对董子喻说:“小妹,你跟张宣到外面散散心,孩子今晚跟我睡。”

董子喻知道嫂子是什么意思,领了好意,然后带着张宣去了外面街道上。

看着一日比一日繁华的夜市,董子喻问:“你这辈子有后悔的事情吗?”

张宣摇头:“没有,对我来讲,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只往前看,从不后悔。”

闻言,董子喻悬着的心仿佛落地了。

张宣问:“你呢,有后悔的事情么?”

董子喻同样笑着摇头:“我也没有。”

张宣侧头看她:“我还以为你会有。”

董子喻伸手挽住他胳膊说:“有了思琴,这个世界对于我来说每一天都是惊喜。我不后悔跟了你。”

“嗯。”张宣伸手搂住她腰腹,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在街上溜达。

期间,董子喻买了一串冰糖葫芦,喂他一颗后问:“你和谨妤最近有联系没?”

张宣咬一口冰糖葫芦,有点酸牙,含糊着说:“没有。”

董子喻想了想,劝他道:“其实谨妤很爱你,她的一颗心都系在你身上,要是可以,还是多关心关心她吧。”

张宣不解:“多一个人,轮到你这里就少一份时间,为什么还劝?”

董子喻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敞开来说:“作为女人,我当然希望你远离她;可作为最要好的朋友,我还是不忍心看她孤单落寞;而且我又不是杜双伶、米见和文慧,跟谨妤没有直接利益冲突。”

张宣哭笑不得:“你倒是豁达,看得开。”

董子喻笑笑,又喂他一颗,“换一种说法,我何尝不是无奈呢。”

张宣立马不接话了,一连咬了两颗冰糖葫芦,然后凑头喂她。

董子喻瞄一眼四周,微微仰头,快速用口接了一颗过去,然后有点害羞地走在前头,一个劲小口咬着,头也不回。

一连在蜀都待了5天,他过着痛并快乐的日子。

晚上和子喻很快乐。

白天被三个小孩各种折磨,不是哭就是闹,嗯,那个中滋味

12月8日。

张宣按计划离开蜀都回到了京城。

“你又上课了?”

再次相见,米见刚才北大回来,手里还拿着3本书。

“嗯,孩子有妈妈带,我觉得功课不能丢。”米见主动抱了抱他。

“那孩子的奶水呢?”

米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进了四合院。

经过一连俩天观察,张宣终于明白米见为什么那个笑了,奶水不足。早上喂一次,白天只能回来喂两次,晚上再喂两次,其它时间孩子想吃就得喝牛奶了。

张宣主动从后头拦腰抱住米见,轻轻说:“老公帮你。”

米见眼带淡淡笑意瞥他一眼,没反对,过了会后,闭上眼睛头往后仰,轻轻靠在他肩膀上,由着他使坏。

一个小时后,张宣问:“要不要再生一个?”

米见摇头:“以后吧。”

张宣问:“以后是什么时候?”

米见似乎对此早有考虑:“等孩子大点没那么闹腾了,等我工作稳定下来,到时候要个妹妹。”

张宣挤眉弄眼:“万一又是个男孩呢?”

米见好看地笑说:“男孩就男孩,反正你也养得起我们母子三个。”

张宣抱住她问:“你们学校知道我们结婚的事吗?”

米见说:“很多人都知道。”

张宣点点头:“那就好。”

米见凝视着他眼睛:“怎么?怕我跑了?”

张宣哼哼一声:“不怕。”

米见伸手摸摸他的脸:“领导同学不仅知道我嫁给了你,还知道我为你生了孩子,那每天接送我上下学的奔驰和陈茵可是最好的象征。”

“啊,孩子也知道了?”

“有次宝宝哭的厉害,妈妈哄不住,就把他带学校来了,我还抱着他在校园里走了大半圈呢,他像你,看到我就不哭了,笑的很得意。”

“不愧是我儿子。”

“嗯,和你一样护食。”

“看到你生了孩子,你同学老师是什么反应?”

“意外,却也不意外,毕竟他们早就知道我是你的人。”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总是过得很快,一个多月眨眼就过去了。

农历12月16。

米见收拾东西说:“我明天和爸妈回郴州了,你今年就别到处跑了,好好在家陪双伶。”

“好。”

应一声,随后他问:“用不用我去郴州待几天?”

米见把行李箱拉好,“不用,2月份再来陪我和宝宝吧。”

中午,两家人从机场乘飞机南下。

米见一家四口从长沙的黄花机场下机后,坐上了卧铺火车前往郴州。

而张宣和阮秀琴呢,则又转机直往羊城。

张宣说:“老妈,陶歌也在羊城,今年跟我们回去过年。”

阮秀琴担心问:“双伶知道吗?”

张宣点头:“陶歌之前有跟我提过,后面双伶也跟我打电话提过。”

阮秀琴听得松了一口气,随后说:“今年双伶就在我们家过年吧,不然陶歌一个人在我们家,不好看。”

知道老妈在顾虑什么,张宣没有犹豫:“成,我跟双伶商量商量。”

每个学校的放假日子不一样,当张宣和阮秀琴回到中大时,双伶还有最后一科没考完。

阮秀琴拉着双伶唠嗑了好久,直到晚上张宣才有时间问双伶:“明天几点考完?”

杜双伶枕着他的手臂说:“明天上午9点半开考,11点考完,我们吃完中饭就可以回家了。”

张宣问:“和爸妈他们说了没?”

杜双伶轻轻嗯了一声。

两人脸对脸聊了半个小时,张宣突然想到了邹青竹:“青竹同志呢,怎么回去?”

杜双伶说:“她和外语学院的一个老乡一起回家。”

那老乡张宣认识,也在读研。

次日上午,吃过早饭后,杜双伶和邹青竹去了教学楼。

张宣也跟着去了,只是打个照面就走。

他如今没心思考试,反正学校也不会让他挂科,有些东西双方心照不宣。

走出教学楼时接到了陶歌电话,“姐先回趟家,中午我们机场汇合。”

张宣问:“什么急事?”

陶歌说:“没急事,是陶芩一家四口过来了,我去见见他们。”

张宣问:“要不要我跟你一起过去?”

陶歌直接拒绝:“不用,你难道忘了我妈的话了?”

张宣嗫嚅,“行吧,等你有了孩子再回去。”

陶歌甩甩头发笑道:“再委屈你一会。”

陶歌走了,阮秀琴在和楼下的鲁妮聊天不想动,张宣闲的无聊,又跑了一趟校外的废品收购站。

“就你们母女在家啊?幺妹儿。”转了一圈,只见到幺妹儿带个孩子在给废品分类。

“有人打电话来,沈凡去拉废品去了。”幺妹儿给他搬个凳子,又倒了一杯茶,还拿了一些糖果零食。

“不用客气,我就是过来看看,等会要回家。”张宣礼貌地吃一个桔子,然后问:“你们今年回家过年吗?”

幺妹儿说:“沈凡说寒假生意好,今年不回去了,留这边挣钱。”

“那挺好的,寒假一个月确实能顶半年。”

由于沈凡不在家,面对孤儿寡母的,张宣没好在废品站久呆,站在外面聊了会就回了中大。

12点过,张宣、杜双伶和阮秀琴三人拾掇拾掇一番,出了门,往机场赶。

陶歌比几人早到10多分钟,已经在候机室等待了。

张宣悄悄问她:“去我家过年,叔叔阿姨没说什么吧?”

陶歌撇撇嘴:“女大不由娘。”

张宣诧异。

陶歌说:“这是我妈唉声叹气说的一句话。”

张宣:“.”

寒冬腊月,邵市又下雪了,比往年都下的大。

四人赶到前镇老杜家时,天已经黑了。

杜克栋和艾青跑出来接行李,然后热情招呼阮秀琴和陶歌:“外面风大,太冷了,快进屋。”

艾青也跟着说:“饭菜都备好了,趁热吃口暖和的。”

四人确实饿了,啥也不说,洗洗手,往桌上一座,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中间张宣问艾青:“妈,今年大姐不回来过年?”

他口里的大姐指的是杜静伶。

艾青说:“他们两口子今年不回来,留在长沙过年,那边的亲家前段时间回湘南了,他们一家团聚。”

这时阮秀琴提建议:“要不我们两家一起过年算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