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现言 > 周天子 > 第225章 大结局 君临天下

周天子 第225章 大结局 君临天下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03 14:57:5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第225章 大结局 君临天下

在魏国崩盘的情况下,隔壁的齐国却对此无动于衷,就常理而言,齐国肯定是要挡住大周东进的脚步,他们之前不顾一切发动战争,也是为了胁迫魏国不能归顺大周,可就连姬定去到濮阳,齐国都没有动手。

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而原因很简单,就是齐国主力所在徐州战场,刚刚经历着一场溃败。

十万齐军被三万大周军一举击溃。

这也是齐国大将田盼人生中最为惨痛的一次失败。

而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齐国并没有从韩国失败的过程吸取教训,或者说没来得及改变,还是维持原有战术,就是将精锐部队和普通平民合为一体,而他们面对却是三万全副武装职业军人。

这普通民兵是很难招架住职业军人的冲击,在这种大规模的战争,将军是很难控场,当普通民兵溃败时,就会造成连锁反应。

赵雍就是从郑、宋战争中吸取教训,他是选择以精锐对抗精锐。

而景翠是知己知彼,因为之前楚国的兵制就还不如齐国,他是知道旧兵制和新兵制的差距所在,他是主动寻求与齐国主力决战,因为越大规模的战争,相对而言,职业军人就更能够听从指挥,容错率高,同时对方的薄弱点也更多。

齐国还是传统的战略思维,认为自己这方的兵力是远胜于对方,那么正面决战也有利于己方。

可是田盼忽略了一点,是人都怕死,打不过还不能跑么。

这一跑可就坏事了。

其二,为何而战。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信仰要胜过金钱,军队若有信仰加持,这战斗力是要翻番的。

为金钱而战,这脑子里面就肯定是有一个价码。

而这个价码将会在生死攸关之际,起到负面的作用。

为信仰而战,是要达到目的才会罢休。

齐军是为生活而战,甚至许多士兵都是被迫参战,反观徐州军,这支军队是当初新会在楚国组建的第一支军队,而在经过巴蜀炼狱般的考验后,这新会的宣传能力和组织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

徐州军很快就吸收新会思想,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为自己而战,为和平而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次要原因。

就是徐州军休整多日,期间又不断更新军备,他们心里也渴望练一练手,就好比买了件新衣服,总是会希望穿出去到街上走走。

反观齐军将士,是身心俱疲,毕竟他们又没有信仰加持,打得很累。

这些原因促成了此次惨败。

南方的溃败,才导致齐国是无力支援魏国。

然而,吸取了经验的赵雍,统帅三万赵军精锐从长平出兵,于上党会战昭阳大军。

结果更惨。

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而且是没有悬念的。

赵雍出征之前,那是信心满满,因为他在曾在齐国吊打齐军,他敢以三万兵马出征,就是他认为他的骑兵是高机动性,这赋予他无限的可能。

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纵使打不过,他也能跑啊!

但是他也见识过姜季武的治军手段,这刚刚接触的时候,他还是很小心谨慎,但这姜还是老的辣。

昭阳并没有将赵军最新的技战术告诉将士们,他们还是采取传统步车战术应对。

结果当然是打不赢。

赵雍毕竟年轻气盛,他一看这大周军队,虽然战斗力确实比齐军要高,但技战术还是不如自己。

他就寻思着趁着昭阳没有找到对策之前,就一举击溃大周主力,直接拿下上党。

一旦赵国夺取上党,那就等于一把剑悬在洛邑的头上,随时可以落下,而且可以进军河西,与秦军联合。

然后然后他在上党就被大周骑军教做人了。

姜季武率领五千骑军,凭借超高的机动性,从太行山小路,迂回到赵军的后方。

纵使赵雍是一代军事天才,但他也无法弥补马镫和马蹄铁的差距。

别说打,就连跑都跑不赢。

那姜季武别得不管,就盯着他赵雍。

因为姬定曾再三强调,此战的关键,不在于能否打赢,因为赢肯定会赢的,但光赢下此战,对于全局战略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不会对赵国造成太大的伤害。

关键是在于能否活捉赵雍。

因为赵雍自出道以来,就没有输过,赵肃侯都已经在为儿子让路,对于赵人而言,他就是赵国的未来,一旦捉住赵雍,将会给赵国带去难以承受的打击。

偏爱身先士卒的赵雍,被老奸巨猾得昭阳和年轻气盛的姜季武前后夹击,团团围住,那赵国骑兵更是被大周骑兵在战场上溜着玩。

赵雍看到对方的骑兵,这才是他梦想中的骑兵,兴奋之余,又陷入绝望之中。

对方装备和技战术都比他先进。

.

而西线战场,还是重复着巴蜀的故事,都布、孟殇的龟缩战略,令公子疾是无计可施。

主要还是对方的弓弩远胜于秦国的弓弩。

攻坚之战,射程的差距是非常致命的。

当然,秦国方面也没有举国之力来打,那狡猾的嬴驷,深知秦国恢复,不能再大动干戈,故此他内部还是在搞休养生息,安抚民心,公子疾只是渴望牵制大周部分主力,为齐国、赵国争取机会。

而并非是真想跟大周决一死战。

但是赵国和齐国的溃败,还是给秦国带去那么一丝丝绝望。

.

这一战定乾坤。

如果说姬定的宣传攻势,只是投机取巧,不讲武德,胜之不武,可是这正面对抗,他们依然是完败,那就!

宋国、燕国率先跳出来,表示愿意为天下太平而归顺大周,遣派使臣去往洛邑商谈归顺事宜。

公子偃这个野心十足的家伙,看到齐军的惨状,只觉这背脊发凉,关键宋国就在楚地边上,躁动的思想也在往宋国渗透。

公子偃觉得归顺是他唯一的出路。

燕国方面则是充满着戏剧性,这几年燕国一直苟着,而原因就在于,其相邦子之正在谋划夺权。

没有心思对外扩张。

在苏秦的帮助下,子之开始在国内宣传尧舜的故事。

意思就是忽悠燕君退位让贤。

燕君本来被洗脑的差不多了,结果这大周突然登场,他就寻思着,既然是要退位让贤,就不如归顺大周,还天下人一个太平。

这美名岂不更美,更伟大。

子之当即泪崩!

当然,这里面苏秦也做了许多地下工作,就是他率先将舆论给扭转过来。

然后他又去忽悠子之,你看,大周这么强大,你这时候若取代燕君,那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就不如支持归属大周,这样的话,你还能如昭阳他们一样,在大周位居高位。

子之一看赵国、齐国兵败如山倒,燕国是肯定打不过,于是采纳了苏秦的建议,支持归顺大周。

燕宋此举,对于赵齐而言那更是雪上加霜。

尤其是赵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土崩瓦解,这赵雍被生擒,不但彻底打颓了赵肃侯,同时也令他的政权变得岌岌可危,原本赵雍是继承人,那大家也都服气。

现在赵雍被捉了,那你赵侯将传位给谁?

那大家是不是都可以来试试。

然而,赵肃侯之前为了给赵雍铺路,渐渐退居幕后,这手中的权力不如以前。

更加要命的是,几乎被打得奄奄一息的中山国,突然又死灰复燃,他们跳出来,与燕国站在一起,表示他们中山将与燕国一道归顺大周。

中山国对赵国是恨之入骨,跟谁也不跟你。

我还要想尽办法恶心你。

而在濮阳迎娶姜氏过门的姬定,又马不停蹄地赶去上党。

周军大帐。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