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 第510章 康熙重生记——乾隆爷,康熙来看您了!

第(1/3)页

时间过得很快,眼见着已经是寒冬腊月。在北京城的承恩侯府,大管家和珅穿着一身锦袍,带着两个仆人,一整个上午都立在翠花胡同上的承恩侯府的大门里头,忙着迎来送往。

承恩侯府并不大,就是一座五进的四合院,但是地段真心不错,就在北京的皇城根脚下,距离御马圈就隔了一堵皇城城墙。

当年胤禛封承恩侯的时候,除了这所宅子,大明朝廷还赏了他北京城外的一座庄子,包括一所乡村大院和一千亩爵田,还给了一万两银子的安家费,另外每年还有六百两的俸禄。还真是皇恩浩荡啊!可把小胤禛给高兴坏了,亲自跑去南京城给共和天子磕了九个响头,把脑壳都磕肿了。

不过大明朝给胤禛的恩典就到此为止了,差事是不可能给的,封地就更别想了,给他,他也接不住。

在大明朝再一次统一的过程中,的确实封了一批侯爷和伯爵,都封在了西北的陕西、甘肃、西域(天山南北)、雪域高原,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漠南和漠北蒙古地方。但是能封到那些地方的侯爵、伯爵,都是带兵带地盘投明的。而胤禛被明珠送到南京投降的时候,早就没有实力了,连遗臣故旧都没了,只剩下孤儿寡妇。

甚至这个胤禛都不是满清遗臣故旧们承认的康熙皇帝的正统继承人,保清当年还在太平谷的天京城呢,那可是康熙的嫡长子!

实际上大明朝廷封胤禛当承恩侯,就是为了平衡掉保清的影响力。所以胤禛只管混吃等死就行了,啥事儿都不用干。

可胤禛毕竟是胤禛,胤四爷就不是个愿意躺平等死的主儿!虽然没有能力干反明复清的大事业,也不可能在大明官场上有所成就。但他还可以做买卖,为子孙后代撑下一份家业啊!

所以胤禛成年后,就投身到了热火朝天的工业革命的大时代中去了,在张家口开办了“承恩酒坊”,出品的“侯府二锅头”畅销漠南、漠北。在“承恩酒坊”赚了钱之后,胤禛又开始在漠南蒙古购买了一大片农地,开办了“四爷庄园”。这所庄子主要生产酿酒用的高粱和玉米,因为采用了草粮轮作,所以胤禛的庄园还养殖了库伦驴,后来因为驴皮胶和驴肉火烧的流行,又让胤禛大赚一笔,成了张家口赫赫有名的大富翁。

等到胤禛年老以后,“承恩酒坊”和“四爷庄园”都已经办得非常红火了,可惜后继无人。他也不是没儿子接班,而是他那三个在他生前就已经养大的儿子弘时、弘历、弘昼都不是精打细算的买卖人,既干不好酿酒的买卖,更不会养驴。

所以胤禛就只好卖了酒坊和庄园,带着三个儿子返回了北京城,还把家业一分为三,给三个儿子在北京各置办了一条胡同,好让他们安安稳稳收租子。

至于他的承恩侯爵位,则传给了三个儿子当中脑瓜子最好使的老四弘历。安排完这些后,就心满意足的“卒”了,下去找他阿玛康熙皇帝汇报工作了。

不过创业难,守业也不易。胤禛留下的三份家业中的两份,最终都给败了。

老三弘时为人放纵,行事不谨,一点都没有“承恩侯”之子的觉悟,胤禛生前就时常和一批草原上的蒙古贵族子弟搅和在一起,喝多了就胡扯什么“七大恨”、“八大恨”的,为了这事儿没少挨胤禛的收拾。胤禛还想取销他的继承权,可是这个逆子却声称要去官府控告胤禛意图造反!胤禛气得都想一棍子打死他,结果还反过来给儿子收拾了一顿.

挨了揍之后的胤禛也没办法,只好随着这小子去外头闯祸!不过这个弘时就是口嗨,并没有真的起兵,所以胤禛最后还是混了个寿终正寝。

而在胤禛死后,彻底失去管束的弘时就开始彻底放飞自我,变卖了胤禛传给他的家产,和几个蒙古朋友一起出海去闯荡去了,先去日本国雇了几十个佣兵,接着就跨过太平洋跑到东隋王国,想在那里搞一块地盘自己当领主。

结果在东隋王国浪了十年,最后两手空空回到北京,跑到继承了承恩侯弘历府上死皮赖脸混吃混喝不过也没混多少年,就死在贫病交加之中了。

弘历是胤禛三个儿子当中脑瓜子最好使的,可惜他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儿。不过他爹活着的时候他还算安分,就在家里读书写字,看着好像是文化人。可是胤禛一死,弘历也开始作妖了,不过他没去新大陆浪,而是南下金陵当了个“南漂”。

到了南京以后,弘历先是混文坛,一会儿搞诗社,一会儿搞书社,一会儿捣腾古玩,可惜都没什么收获。随后又想着混政坛,花了不少银子疏通关系,倒是巴结上了李中山的儿子英王李秀清,当了一任丞相府文学从事。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李秀清因为平金帐汗国之战没有什么收获(金帐汗国被灭亡了),被反对派尊皇党轰下了台。而弘历不甘心自己的投资都打了水漂,就跳反到了尊皇党魁首刘统勋手下,还偷拿出了一些李秀清的黑材料,悄悄献给了刘统勋,想要卖主求荣。

可是刘统勋却不敢得罪强大的勋贵集团——他打尊皇的牌子不等于他敢真的反对勋贵!他和李秀清的私交其实很不错,政治上的分歧也不算大,只不过他家里不是高级勋贵,只是李中山北伐时投靠的山东小豪强,所以才去“尊皇”的而他“尊皇”的办法,也只是修改《大明原法》,给皇帝加点“否决权”、“建议权”什么的。

不过修改“原法”相当于“修宪”,哪儿那么容易成功?所以折腾了好一阵子,也只是增加明玄宗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这刘统勋在“尊皇”的问题上,都不愿意和勋贵派撕破脸。当然更不会开一个整治前任丞相的先例!毕竟他的丞相也不是终身的,下一任有没有都不知道呢!

弘历的行为自然是犯了大忌,非但没得什么好处,还被刘统勋一脚踢出了尊皇党,随后又被在野的李秀清恶狠狠整治了一番,还吃了官司。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