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四十六章发放国债,树立君王信誉【求收藏追读】

第(1/3)页

秦的军功爵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其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这就是说,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

军功是接受爵禄赏赐的最必要条件。

其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这是取消宗室贵族所享有的世袭特权。

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即“属籍”,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

商鞅设置军功爵制的目的,是为了以奖励军功的方式激励士兵,从而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张仪曾描述过秦军作战时的情景,“左擎人头,右挟生虏”,十分夸张。

除了秦人自古好战的本性外,军功爵制在覆灭六国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军功爵制使秦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最终覆灭六国,但其“军功取仕”、“计首授爵”的制度也深为后人诟病。

关于军功取仕。

韩非曾提出,由军功升任之人,只有勇力,缺乏智慧,不能担任行政官。

尽管军功爵制能激发秦国士兵的战斗力,但也能激发敌对国家的强烈反抗心,造成不必要的杀戮。

也正是这个原因,秦国覆灭六国杀掉的人,高达一百八十六万人之多。

这还只是不完全统计。

那么,为什么这套军功奖励机制能极大刺激秦人打仗建功的积极性呢?

主要有两点。

其一,爵位关键时候能保命。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就实行严刑峻法,注重轻判重罚,还搞连坐。

所以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获罪。

如果这时候你恰好有爵位在身的话,那或许可以逃过一劫,代价就是爵位被免掉。

简单点来说,这就是一个功过相抵的买卖。

其二,军功可以继承。

意思就是,即使你战死沙场,军功也可以记在家人的身上。

而且,三级以上的爵位,后代是可以继承的,只不过会被降级。

但军功同时也可以被免掉,如果在战争中出现避战,怯战等行为,就要受到处罚,还要连坐同队伍的人。

由此能看出,军功爵制对秦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