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港岛旧事 > 523 没有白活(大结局)

港岛旧事 523 没有白活(大结局)

作者:萌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3 14:50: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1976年,东方银行在华资支持下,成功并购有利银行,以控股方式拿到港岛发钞牌照,成为港岛三大发钞行之一。在回归前的殖民地,创建一所拿到印钞权的银行,可谓开辟华人银行业之先河。

这在濠江、南洋都是无人做到的壮举。

东方银行由此名声大噪,响彻亚洲银行业,成为港岛最大华人银行及三大行之一。

商界也将东方银行的并购案称之为“蛇吞象”,是港岛首个成功收购洋行的案例。

随后,东方银行进入快速发展期,短短两年时间,即成为港岛用户数最多,基金交易量最大的一间银行。同年,楚韵楠获选港岛银行业协助主席,被港府授予太平绅士头衔。

何爵士之夫人楚绅士。

1978年,港岛商界再掀风云,有世界船王之称的包玉刚与华资一哥东方集团强强联手,展开对九龙仓集团的围猎,不过两个月时间,汇丰即宣告出让九龙仓集团股份。

东方集团成为九龙仓第一大股份,包玉刚为第二个大股东。

同年,霍英东收购太古船坞,楚伟南收购国泰航空,王老吉收购怡和。

在何定贤上位警务处长之后的几年里,港岛商界攻守易位,华人靠着合法的资本手段,不断攻城略地,并购英资公司,抢回被洋行控制的行业领域。

华人的商业头脑,经营能力,从来不逊色于洋人。

先前洋人靠着船坚炮利,政策扶持吞下去的东西,正在一个个的吐出来

1980年,港岛立法会的华人议员达到二十七位,占据立法会超过一半,华人开始一手枪杆子,一手笔杆子,在社会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华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有显著提高。

例如,华人推动港岛执行《居者有其屋》项目,让港府出钱收购土地,修建小产权房,以租代售,让更多的市民能够安居乐业。

这次《居者有其屋》项目与历史上不同,并没有受到地产商的强大阻力,很稳步的陆续推进,每年都有三千套以上的房源释放。“居屋”的面积也获得提升,从五百呎开始,到一千两百呎不等。

后来,“居屋”又被划出“人才屋”,“福利屋”,其中人才屋户型较大,是为港岛引进高学历,高水准的人才所用。“福利屋”面积较小,是给申请不上“居屋”的老人、特贫人员额外使用。

此项目一直到回归后都仍在实施,甚至被写进内刊,被内地学习使用。

《居屋》项目可以说狠狠让鬼佬出了一笔血,真让港府收上的税,又花给港人。随着港岛经济一步步的繁荣起来,联邦收到的税额却没有按比例增长。

华人手中有权,自然要监督港府,争取利益,每为华人多争取到一分福利,即让大英少造一颗子弹。

何定贤翻新过的《居屋》项目,当然还是会影响到地产商的利益,但他不仅能压住鬼佬地产商,还能镇得住华资内部的地产商。这两者间华资地产商甚至比鬼佬还难缠,背后亦有港府在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强人政治,权威主义之所以最受普通人支持,便是因为强人政治可以控得住大局,摆平一切反对的声音,带着市民往一个目标发展!但在推出《居屋》项目之后,为了缓和与商界关系,何定贤还是辞去了粤省商会常务理事的职位,暂时隐于幕后,在商界沉寂了一段时间。

1982年4月,大英前相爱德华访华,港岛回归议题正式抬上台面,1983年5月,经过十多轮磋商,大英始终不肯放弃保留立法权、空域、海域自由航行权等多项权利,双方谈判进入一个僵持阶段。

虽然,北方已经展现出明确的决心,主权问题没得谈,任何一项权利都不可能放弃。只会为尊重港岛华人而调整治理政策,决不会为武力威胁而低头。

82年4月,马岛战争同时爆发,爱德华访华主要目标之一,即是为马岛战争活动。这次战争是寒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

战争目标则是大英对马岛行使主权失败,要求让阿根廷让出马岛。虽然,大英最后获得马岛战争的胜利,但军事实力已经被打上二流国家标签,连底裤都露出来了。

北方连一流的洋人都不怕,又怎么会怕二流的洋人?

在83年底,中英谈判僵持期间,港岛发生一次重大事件,史称“警队爱国游行”。起因是五名军装警员在总督府门前举牌示威,要求英方无条件归还港岛主权,示威足足持续一周,最终被军情处驱逐。

鬼佬在驱逐时保持极大克制,并且提前打电话通知家人,可此举还是掀起港岛80年代最大的一次罢工游行事件,足足一万八千名警员走上街头,要求港府无条件归还港岛主权。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