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宰执大宋 > 第七章 豆浆油条

宰执大宋 第七章 豆浆油条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4:2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这几天冯氏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寻找活计,但事情并不顺利。青州城内的刺绣工坊基本都快被她转遍了,但大都是表示不缺绣娘。

后来,冯氏也不限于找刺绣的活计,但别的活计她也没找到合适,这个年代虽然妇人抛头露面出去赚钱并不算稀奇,但适合妇人干的活计毕竟很少。

冯氏的情绪有些失落!

这几天冯氏出去找活计,钟浩也没闲着,他时常带着徐婉出去逛街,努力熟悉大宋风情民俗的同时,也在寻找着改变生活的门路。

经过几天的了解,钟浩大体已经有了赚钱的思路,他觉得让三人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应该是一件并不难办到的事。

不过,钟浩知道冯氏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让她在家里坐等自己赚钱后孝敬,她肯定不会心安理得的接受的。

钟浩觉得还是先帮冯氏找个赚钱的门路比较妥当,好在经过考察,钟浩很快有了思路。

这天,三人在院中的石桌旁吃着早饭。

早饭是冯氏赶早起来自己做的汤饼,也就是后世的面片汤。冯氏的手艺着实不错,满满一碗指肚儿大小的滑溜面片儿,浇上老汤,点上些葱花、韭菜花,舀上一小匙茱萸叶子制成的辣子油,再撒上一点胡椒面,钟浩吃得酣畅漓淋。

“姨母,我看你也别找活计了,不如在十字街口起个做汤饼的小食摊子,凭姨母你的手艺,我觉得不会没有顾客的!”钟浩想起自己的主意,便趁机开口出言引导冯氏。

冯氏听了眼睛一亮,不过随即有些忐忑的道:“十字街口那已经有了两家做汤饼的食摊,我们再起一个能行吗?”

“嗯,姨母若是想做食摊的话,也并非一定要做汤饼,我倒是会做几种吃食,保准很好吃,而且别人不会做,不会跟别人冲突的!”经过这几天的琢磨,钟浩打算让冯氏开家卖豆浆油条的小食摊。油条这种后世风靡大江南北的早餐小吃,此时应该还没有。据说油条是从南宋时期的“油炸桧”发展来的。既然豆浆油条这种吃食后世能够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肯定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的,钟浩相信现在的百姓接受起这种吃食来,一定不会有什么难度的。

“哦,大郎还有这么个手艺?!”冯氏半信半疑的说道。

“姨母若是不信,待会儿我便先做一下,你先尝尝!”

说做便做,吃过早饭后,钟浩先去米粮街去买了一些面粉、鸡蛋、菜油、黄豆等炸油条和磨豆浆需要的东西,又去斜柳街订了一只青石磨盘,让店伙计给送家里。

回到家中让徐氏帮着和面,面粉中打上鸡蛋,放上猪油和盐巴,再加上面引子,揉成一个大面团,放在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让面团发酵。油条要用发面,这年代自然没有酵母粉,而是用面引子发面的。发酵用的面引子是徐氏用黄酒酒糟自己做的。

其实炸油条的面粉,用高筋粉更好,不过以现在的条件实在没法讲究这个了,有白面粉就不错了。这年代的麦子比大米便宜很多,但细白面却比大米要贵很多。因为白面要把麦子用石磨磨碎后,用筛子一遍遍的筛,直到筛去里面所有黄色的麸皮。筛子的筛眼越细,筛得次数越多,麸皮就越少,面粉就越细,也越白,自然也更贵。白面主要比大米贵在人工上,毕竟大米直接放锅里煮就是了。

钟浩又泡上一盆黄豆,准备磨豆浆用。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