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宰执大宋 > 第九十九章 天台山下

宰执大宋 第九十九章 天台山下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4:2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麟州,银城县,天台山。

山顶一处凉亭中,一个身着襕衫、头戴逍遥巾的青年书生正站在在凭栏远眺。

从天台山山顶俯瞰,只见天台山山势奇险,山峰由北向南蜿蜒前伸,像一柄宝剑突兀插入黄河与窟野河两大河流之中,气势磅礴犹如巨龙入海,形成一山分二水的壮美奇观。东侧是巨浪滚滚的黄河、古晋地,西侧是深谷挟持的窟野河、古秦地,奇峻壮丽,分外妖娆,

山顶远眺,天台胜景一览无余。既可一览“山随平野尽”的秦晋风光,又可领略“黄河入海流”的磅礴气势。

纵目向东眺望,吕梁山群峰拥翠,黄土丘陵沟壑纵横,滔滔黄河奔流而去;向西俯瞰,窟野河水咆啸冲入黄河,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地貌与黄土丘陵沟壑地貌,黄河滩涂地貌与窟野河河漫滩地貌各显特色,两河沿岸的成片茂林绿树掩映,美不胜收。此情此景,山川河流于一体,交相辉映,当真是雄奇壮美。

?“‘一山览秦晋,二水锁烟霞’,当真名不虚传……”那个正在凭栏远眺的青年书生忍不住大发感慨。

这青年书生正是钟浩。轻风拂来,钟浩脑后逍遥巾的两条飘带随风飞舞,倒似有几分翩翩浊世佳公子的风采。来到大宋快两年时间了,钟浩的身量如今长得颇为颀长,加之平日经常锻炼,如今钟浩已是一个健硕的青年。

“是啊,确实好地方啊!钟机宜,我们真得要在此地长期屯田练兵?”

“如此佳地,怎可辜负!还有,崔大哥千万不要叫得这么生份,叫小弟文轩便可。”

“那怎么行,尊卑有序,岂可胡乱僭越!”跟钟浩说话的人是崔峰。

崔峰在卸石棚寨虽然有个乡兵都团练使的名头,但其实只是为了叫着好听,其实就是个民兵队长,无品无级,大宋并没有都团练使这一级武官官衔。其实,在大宋就连州团练使也仅是虚衔。诸州团练使只是做为武臣之寄禄官,无定员,无职掌,而且基本不驻本州。

崔峰一身武艺,不甘于蹉跎岁月,听说钟浩要来河东,便求崔烨跟钟浩说项,想要跟着来河东,想要凭着一身武艺混个出身。

钟浩正愁一路从青州来河东路途遥远,而且来河东后想要做些事情,也没有得力人手使唤,一听崔峰要跟着自己来河东,自然欣喜不已,忙不迭同意。

随同崔峰一起来的还有王三和侯全,也都是有些艺业傍身的,钟浩自然也无意见,很是欣喜他们能来。王三那次在卸石棚寨门前,一人一刀独挡群匪的悍勇,令钟浩印象颇深,而侯全就是那次独自从卸石岭穿越出去送信的那个,也是有些不凡本事的。

钟浩听了崔峰的话,不禁摇摇头,不过没有再去纠结两人的称呼问题。

……

惊蛰时节,春雷响,万物长!

仲春二月,惊蛰之后,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北方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赏够了天台山奇景的钟浩和崔峰从天台山上下来,来到天台上北的山脚下。

山脚下是一道平缓宽敞的土坡,土是新土,还泛着新鲜的黄色。山坡上一顶顶破旧的营帐,胡乱的矗立在那里,自然的将营地分割成五个不同的区块。

这片营地便是钟浩带领着来窟野河畔屯田的平西军,刚刚扎下不久的营地。至于平西军的军士,此时正在远处的窟野河畔翻垦土地,准备播种,此时营地里都是些妇孺孩童。

平西军的军号听着很拉风,但是却只是一支惨兮兮的役作厢军。这支厢军是富弼派给钟浩来屯田的人手,当然也有练兵和招纳生羌蕃部的后续计划。

窟野河畔水量充沛,土地肥沃,正是屯田的好地方。如今钟浩就是以河东安抚使司管勾机宜文字的身份,权知窟野河屯田练兵事。

这权知窟野河屯田练兵事是个临时的差遣,并不是正规差遣。这种临时的差遣,河东经略安抚使司便可安排。大宋内地的经略安抚使司大部分是虚职,并无管理军政的实际权力,但缘边的经略安抚使却不同,他们还有不小的权力的。

一路帅臣按照自己的心意,安排个临时差遣还是可以办到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