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官家 > 第二十二章:两件小事

北宋官家 第二十二章:两件小事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4:43:5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目标确定下来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实现目标。

毕竟,再宏伟的理想,再正义的口号,也不能直接解决现实的半点困难。

所以,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处理和刘娥关系的问题。

像历史上一样,一切顺从刘娥当然也可以,但这会浪费掉至少八年的时间。

按照赵祯脑中的记忆来看,刘娥的执政风格,是偏向于保守的。

这其中原因很复杂。

有赵宋本身的传统影响,也有赵恒瞎折腾损耗国力的因素。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刘娥毕竟只是太后,并非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所以,她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需要用来稳固自己的权力。

因此,为了能够更顺利的掌控朝廷,刘娥必须和宰执大臣分享权力。

这就导致了文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历史上的赵祯在她的影响下,继承了这种风格。

大宋很多所谓的‘祖宗之法’,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其中就包括,今天奏对之时所提到的,所谓不杀大臣及言官的祖宗之法。

这个传统在大宋是存在的。

但是,就像赵祯今天所说的,不杀大臣指的是不杀宰执大臣,而不是所有的文官士大夫都不杀,或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不擅杀大臣。

一字之差,含义却天差地别。

不杀言官,也并不是所有言官都不能杀,而是不因言官上书言事而杀言官。

事实上,在太祖,太宗乃至刚刚结束的真宗朝,都有文官因过错被杀的先例。

然而这条祖宗之法,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演变之后,俨然便成为了文官们的免死金牌,进而使大宋文武官员的地位因此完全失衡。

最后的那场靖康之祸,不能说全是因此而来,但至少和这些所谓的祖宗之法脱不了干系。

赵祯要改变这种状况,就不能浪费这八年的时间,必须要尽早开始着手。

毕竟,大宋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总归是要一点点做的。

他,又或者说大宋……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因此,完全顺从刘娥等着亲政是不行的。

那么换一个思路,从刘娥的手里夺权,可行吗?

赵祯当然考虑过这条路。

但是思忖再三之下,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夺权固然爽快,可问题是,刘娥毕竟是有遗诏傍身的秉政太后,而且名义上还是他的母亲。

如果说武力夺权的话,那么,哪怕他公布出自己的身世,甚至是把所谓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搬过来诋毁刘娥,可在外界看来,终究是孝道有缺。

这种大规模的政变,不仅风险太大,而且结果不好控制,就算是成功率,也会引发很多负面的效果,得不偿失。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想这么干,也没有这个能力。

以刘娥如今对宫中和朝堂的控制,他连个亲信都找不着,更别说是夺权了。

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李世民的能力和魄力的。

一个搞不好,怕是唐太宗当不成,变成了明堡宗。

所以,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合作!

虽然后世常将刘娥和武则天相提并论,但是她们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武则天出身世家,虽然她和自己家里人早年关系不怎么样,但是,有亲人就能形成强大的外戚集团。

相较之下,刘娥只是一个孤女。

虽然号称同样出身显贵,可实际上却只是牵强附会而已。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