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水浒大枭雄 > 第五十六回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水浒大枭雄 第五十六回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作者:狼太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4:40:4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宋朝官员待遇好不说,每年的假期还是非常多的。比如一个月旬末可以休息,每月三天假期。而且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初,各有三天的假期。就更别说其他如端阳,中秋,寒食等节假日。

总之,宋朝节假日不比现在少。

八月上旬末,这天,黄安没有去军营,而是在家捣鼓技术活。在后院指导亲兵,仆人如何用土方法提纯精盐。俸禄之中官府提供的两袋精盐是海盐,勉强可以。六筐粗盐巴却是属于井盐。

如同石块似的,杂质多,吃起来苦涩。哪怕是用来腌制咸菜,也有股怪味,是府上仆人吃的。由于煎煮盐方法落后,宋朝盐属于紧俏的硬通货。价格贵不说,一般穷苦百姓是吃不起盐的。

这种粗盐巴杂质多,提纯也能成为精盐。黄安书读的不多高科技不懂,可这种土方法还是知道一点。率领一帮人开始准备柴火,大铁锅,又吩咐人取来大木桶到井边打水,忙得不亦乐乎。

把粗盐巴全部用水化开,然后用干净的稻草折叠几层在空桶口,开始把浑浊的盐水过滤。又洗干净稻草上的土块颗粒,反复几次过滤后。直到盐水变得较为清澈,倒入几个铁锅中熬煮。

添加柴火的事情就不用他操心。

只要等到水全部蒸发后,就能获得白花花的精盐。

当然,这种简单的土方法,在千多年前知道的寥寥无几。对稻草过滤这种原理了解的比较笼统。自然最初的时候军汉,仆人是持怀疑态度。

他们也不知道这样能不能成,只知道听从吩咐。

当第一口铁锅里的水分迅速蒸发,盐分结晶成为白色粉末。越来越多遍布一层,人们见了惊呼。

“天呐,快看,精盐,又细又白,这太神奇了。”

“哈哈,相公这个方法真的有用。”

“尝一尝,咸味纯正没有苦涩,乃是最上品的盐。”也有人用手在铁锅壁上沾了一点放进嘴里。兴奋地跟着同伴说着,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闻焕章目睹这个过程赞叹神来之笔,也发现其价值所在,激动地向黄安提议:“相公,掌握这种方法等同有了生财之道。若是收购粗盐块,用此法熬煮贩卖,利益巨大,可以放在梁山。”

黄安果断摇头拒绝:“不不不,先生,这种方法步骤繁琐,浪费木材,又耗费人力。满足府上用度即可,想靠这个赚钱不现实,成本太高。”

的确,这种土方法成本太高了,眼下顺手折腾出来,只是黄安不想府上吃那种粗盐,避免生病等。从来没想过用这种方法来做买卖谋取利润。

闻焕章被黄安直接拒绝,以为他是看不上薄利。指着分成多组,人员臃肿的队伍诚恳地说着:“相公,这只是首次尝试,等几次后成熟了,专门建造熬煮作坊,酌情调度人手,也可以偷偷开采煤炭。这样一来,其利润非常可观呐!”

黄安能够洞察闻焕章的用意,高深莫测地摆手:“先生,先生,我有更好的办法获得海盐,人力物力减少十倍,是将来用作谋取利益的手段。”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