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汉末高顺 > 第49章王允之计

汉末高顺 第49章王允之计

作者:小小千佛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3:3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从三月到五月,王允接连收到其在雁门郡楼烦县任县长的族侄来信。

他对这位靠关系上位的族侄很不待见,感觉其办事能力太差,年纪轻轻,不注重学习,心思都放在钻营上。

第一封新仅仅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这位族侄可从没直接联系过他,打开信件,粗略读了一遍,其文字表达能力太差,他只能看懂大体意思。

不过其中一句话让他非常震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需要有多大的胸怀才能吟出如此佳句?唯一的点睛之句还不是他侄子的原话,而是转述他人的,让他对族侄更加失望。

只是解救回来几百匈奴奴隶,又没有首级,怎么算作他的战功?想把他调离的难度太大,而且他还想推荐这位侠士做县长,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四月的来信更是毫无新意,连点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信件被他随手抛在一边。

五月中旬来信,叙述侠士组建的护村队全歼一个匈奴百人队,现在大汉与匈奴名义上的关系很好,私底下的小动作不断,但是这种事情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的,又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五月下旬,紧接着又是一封来信,这次竟然全歼一个匈奴千人队,这让王允有些吃惊,这哪是侠士,这比地方士族厉害多了,王家属于太原郡的大士族,实力雄厚,也无力全歼一个匈奴千人队,而且还是零伤亡,让他有些动容。

这次虽然还是文墨不通,不过写的却很长,把事情介绍的很啰嗦,很详细,让他对事情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而且其族侄还下定决心,哪怕他不做官了,也要推荐这位侠士做官,如果家族不出钱,便把对方送的百匹战马卖掉支付,若还不够,其愿意倾其所有来支付。

对草包族侄的决心,王允有些想不通,对方到底有多大的魅力?能让他下这么大的决心,宁愿自毁前程来支持对方。

百匹好战马,在中原地区至少能卖几千万钱,且有价无市,有钱难求,从皇帝手中买下楼烦县长之位仅花百万钱,雁门郡的郡守仅一千万钱,而平城、马邑等县甚至不要钱都没人愿意去任县长。

他王家不是没有这个钱,而是他王允最反感这这种行径,最痛恨与宦官打交道。

更让他为难的是这次推荐之人换了,原来推荐的人不愿意做县长;王允估计,其肯定是嫌县长之位太低,以他的才能,做郡守都绰绰有余。

思前想后,他决定不能按照族侄的意思给其买官,而是正大光明的为其申请一官。用什么办法打动陛下呢?这可难不住王允这种老狐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马杀狂胡,下马草军书。”这两句话和“闲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首诗,分别被仔细的写在3张绢上,装裱整齐,准备趁上朝之际,献给陛下。

五月二十五日,早朝时间。

黄帝刘宏姗姗来迟,步履蹒跚,面色苍白,神情疲倦,萎靡不振。

奏事完毕,王允喊道:“陛下,臣有礼物送给陛下!”

“呈上来!”听到有礼物,皇帝很高兴,立即精神了很多。

王允把预备好的三幅绢轴交给小黄门,其先打开检查无误后转呈皇帝刘宏。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