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逆宋 > 五七 平衡关系

逆宋 五七 平衡关系

作者:烈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3:0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凌云阁的事情让众臣心思都活泛起来,各个都在心里掂量自己的分量。

不过赵匡胤却不怎么开心,若照以前的轨迹发展,凌云阁之首他当之无愧。

现在虽总领朝政,看似位高权重,但却没有军事权力,一个征蜀就让曹彬位居控鹤军指挥使,平李重进让降将杨业做了背嵬军指挥使,只要再进一步就是太尉。

将来还有南唐、南汉、北汉、辽、西域、吴越、勾丽等等,一圈算下来,他勉强第八。

而且原本说好他不染指嘉敏,让赵德昭纳她入府,现在嘉敏消失无踪,赵德昭好好的翰林却又去了宋州,这如何让人气顺?

先前让赵匡胤调集两年的粮草,拖拖拉拉完成了大半年的量,现在他干脆称病不出了。管你呢,反正我不带兵,便是滔天的洪水又与我何干?

柴宗训知道赵匡胤的心病,特地来到宋王府。

赵匡胤假意要从病床上挣扎起来行礼,柴宗训连忙上前按住他:“宋王无须多礼。”

“皇上,”赵匡胤说一句要喘好几下:“值此王师收复幽云紧要之时,臣却一病不起,实是有负圣恩,恳请皇上降罪。”

“宋王说哪里话,”柴宗训说到:“是朕荒于政事,令得宋王积劳成疾,朕岂能怪罪宋王。”

“皇上,”赵匡胤边说边留意柴宗训面色:“征辽兹事体大,不能因臣病体耽误,恳请皇上另择贤明,尽快完成粮草调集。”

以柴宗训的计算,目下的粮草已经完全足够完成收复幽云十六州。不过赵匡胤玩心机,他却也不傻:“不,调集粮草之事,非宋王不可,朕宁愿等待宋王病体痊愈再出征。”

赵匡胤颇为得意,总算你知道本王的重要性,但面上仍要客气:“皇上,征辽之事岂能因臣迁延?若因臣之故误了军国大事,臣万死难赎其罪。”

“宋王乃朕之萧何,”柴宗训说到:“若无宋王,朕寸步难行,稍后朕回宫便命太医来为宋王诊脉,并焚香祷告上天,祈求宋王病体早些痊愈。”

后面的话不重要,将赵匡胤比作萧何这句话最重要,皇上矢志恢复汉唐荣光,而萧何是大汉开国第一功臣。当时若有凌云阁,萧何必列首位。

虽然心中十分受用,但赵匡胤仍是做作的客气了一下,他要确认柴宗训刚才说的都是真的:“回皇上,臣昏聩,岂能与萧相国相提并论,可是折煞臣也。”

“朕觉得宋王胜过萧何良多,”柴宗训说到:“宋王上马能定国,下马能安邦,收复幽云之后,尚有一众势力须剿平,这都离不了宋王为朕运筹帷幄,调集粮草。将来天下太平,凌云阁议功,必有宋王一席之地。”

这下算是吃了颗定心丸,起码保证了他能进凌云阁。至于位次,赵匡胤心中有数,自然在前三甲之列。

此时他顾不得病体,一骨碌跳到地上跪下:“臣谢主隆恩。”

柴宗训赶紧拉他:“宋王病体未愈,还是不要多礼的好。”

“回皇上,”赵匡胤说到:“方才皇上一席话,令臣深感责任重大,着急之下数日不能通气的鼻子竟然通了,臣将息一个晚上,明日便能上朝。”

搞定了赵匡胤,柴宗训还得去搞定慕容延钊。

凌云阁的事情确实让慕容延钊好一阵激动,但回家之后一权衡,征辽成功,入了凌云阁,接受再多的朝拜,也改变不了他仍然是齐王的事实。

但如果征辽失败,承担起责任来弄不好要丢命。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