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八十二章 文臣幕僚憋屈,因朱元璋和章诚又改制了

第(1/3)页

朱元璋见李善长这些文臣幕僚,争执归争执,在章诚劝了后,又都愿意向汪广洋主动赔礼致歉,使得议事的气氛颇为融洽,也心里高兴的很。

他便笑道:“好啦,继续说正事吧!”

“其实,那些因为能力不行而要被罚款的工匠闹事,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别的保障,怕没了活后又要饿饭,才闹事的。”

“如果他能找到别的事,也不至于敢来跟官府闹,愿意做一个刁民。”

“咱还是了解这些老百姓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想生事的,谁不想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呢。”

“上位说的是。”

“朝宗所提到的问题,也确实值得我们注意。”

“而我们义军,与胡元不同的就是,更把百姓当人!”

“哪怕,遇到朝宗说的这种问题时,我们也不能只是武断的杀掉,使得,好像人笨人平庸的话,就连体面活着的机会都不能有。”

章诚这时也说了起来。

而汪广洋听了章诚这话,也含泪点头。

他觉得章诚是真的有雅量,所以依旧在回护他,没有对他太过苛责。

尽管,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在管理工匠这事上,也的确没有站在匠户百姓的立场,而是站在了官府的立场,的确与胡元哪些吃人杀人的官僚一样可恶。

章诚这里则在这么说后,又看向众人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想一个别的解决办法。”

说着。

章诚就摇着蒲扇看向朱元璋说:“上位,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朱元璋因而问章诚:“什么办法?”

“多设一个军械厂!”

“这个军械厂专门收留这些被淘汰的平庸工匠,让他们造简单的军械,如箭矢与刀矛这些。”

“到时候,这些箭矢与刀矛除了主要供我们自己用外,多余的可以卖给别的义军,以援助为名,可以采取低价售卖的方式,让别的义军更愿意从我们收留购置兵器。”

“我这几天,向程仁墨等几个在我义军这里表现不错的商贾打听过,眼下,张士诚等正在与元军大战,很缺武器,尤其是箭矢刀矛,使得他的人,很多不得不抢百姓的锄头做武器,也导致江南一带箭矢刀矛等武器价格猛涨。”

“据程仁墨他们说,现在卖兵器过去也容易,顺水过**后,兵器就特别好卖,价格也高到离谱。”

“只是眼下,兵器暂时还是禁止出售的,所以,我们只要开禁部分兵器出售,允许与我们义军合作良好的商贾,与我们官办商行,一起出股设立新的官办兵器行,专门负责出售兵器。”

“这样,既能增加义军的收入,也能解决平庸工匠的生存问题,还能援助到其他义军。”

“无论如何,现在我们和其他义军在对付元军这块是应该携手并进的。”

“正所谓唇亡齿寒嘛。”

“何况,以义军官府的名义出售兵器,也就算不上是资敌,而只是援助,同时也能让其他义军渐渐习惯依赖我们提供兵器,而渐渐失去自造兵器的动力,这是利于我们将来用更小代价控制乃至收服其他义军的。”

章诚这时说起自己的办法来。

在汪广洋提出如果底层工匠百姓不能因能力平庸就杀掉,就会增加官僚管理成本的问题后,他这段时间也特地回去学习了很多知识,想到了这个办法。

为此。

章诚还跟程仁墨等商贾了解了一下眼下的军事贸易市场情况。

“这倒是个办法。”

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问着其他人:“不知你们觉得如何?”

汪广洋想着既然章诚这么回护自己,礼待自己,自己哪怕看在他章先生的面子上,也不应该对义军不诚,便直言道:“这个办法好是好,就只是。”

“就只是什么?”

朱元璋这时问了一句。

汪广洋回道:“就只是借用商人的力量来救百姓,那天下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的贵贱之序,就会发生改变,士的地位将来可能会不及商。”

汪广洋说着就看向章诚、李善长等人:“将军为带兵者,可能不在意,但诸位难得也不在意?”

“我读书人志在为万民立命,岂是为自己成为人上人?”

章诚笑了笑,然后故意回了这么一句,且瞅了李善长等人一眼。

汪广洋听后忍不住向章诚郑重地作了一揖。

“正如章先生所言。”

“足下这话,太小瞧了天下士人吧?”

“民为邦本的道理,我们还是懂的,只要可以少杀百姓,早定天下,我士大夫就算为天下之仆,又有何惧哉?”

李善长这时回答了起来。

冯国用也跟着附和说:“正是这个道理,我们若是为能够骑在天下百姓头上横行霸盗,又何必从义军呢,还不如直接投靠胡元,为胡元走犬!”

“是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