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高武三国:自易命序列开始长生 > 第13章 涿江有庙现明王,东海王氏逐圣僧(6K)

第(1/3)页

涿江,西鹤楼。

日上中天,江波微漾间金鳞如画,水面上渔船点点,张张大网洒落,不时有观景赏玩的游船驶过,装扮奢华,船头都立有壮硕的家仆护卫。

岸边杨柳垂枝,小桥石亭成簇,田地肥沃,塘里鱼虾肥大,酒楼庄子的西侧是磨房,酿酒坊,榨油房,还有养畜牲的场子,这是以西鹤楼为中心形成的农庄,除了官府把控的盐之外,基本能自给自足。

西鹤楼上,许多江湖客喜欢登高远眺,品尝江鲜,谈论江湖见闻,庙堂大事,时而可浮一大白。

此刻,三层临窗的位置,县令设宴,众人其乐融融,正在介绍其各路身份。

“原来这位便是山河少侠,早就听闻虎狼峰的名声,如今再见,已然是武师,三招两式间就败了消灾楼杀手,真是年少有为,意气风发。”

“哪里哪里,卢氏之名扬天下,书院之风涤涿郡,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几人彼此互相吹捧了一阵,县令方才笑眯眯的请他们入座,饮酒吃食。

这终究是答谢之宴,自然不会有什么弯弯绕绕,杂七杂八的东西,七人随性而谈,项稷与阿德虽然不懂这些繁文缛节与习俗,但跟着黄老医、学着卢平等人也未出什么问题,正好长了见识。

他也因此知晓,之前在楼内出言提醒的,正是那位灰袍青年卢平,其见项稷有动手的心思,便顺水推舟的开口担保。

而书院与卢氏来人,也不单单是陪坐,更重要的,还有另一桩事,就是相助县令维护涿县附近的治安,以及将消灾楼与饿狼寨占据的‘狼溪村’给打回来。

所谓的维稳,似乎也是因为涿江上游发生了一些事情,一路波及了过来,造成了很大影响,甚至牵连到了一些大宗与世家的传承,不得不防备。

至于源头是什么,县令没有说,众人自然也无从知晓。

“偶尔享受一番平静的田园生活,也不错。”

看了一眼‘埋头苦干、风卷残云’的大德,项稷享受的眯起眼,饮一口清茶,看一眼窗外街头喧闹,吃一口鹤羽酥,入口香脆,不粘牙齿,清甜香气由喉入腹,当真是舒坦。

这一口,也就是一贯钱,一桌宴席,足要数十上百两银子,寻常百姓人家,一年的用度,至多也不过七、八两银子,一两银子是一千文,而三文钱,就能买到一个洒满了芝麻,油香四溢的大烧饼。

与正史的走向不同,眼下经济还未崩溃至以物易物的时候,布匹粮食等只是赏赐,主要购买力还是金银铜币,哪怕是武学也是以此交换。

“实不相瞒,家师便是大儒卢植的弟子之一,故而我也算得这一系门人,自该投桃报李。

呵呵呵,说到此,我还有一份礼送于山河小兄弟,以报恩情。”

县令说出了自己的来历,也因此他才能稳坐涿县这等一郡治所的县令,背后的靠山便是卢氏!

所以,书院与卢氏族人才会来助他,彼此都是一系。

语落,他探手一推,递来了一部户籍文书与官印,上面还刻写着‘追风捕头’四个大字。

“山河谢过县令。”项稷接过户籍文书与捕头官印,心中不由泛起喜意,日后他也有了真正的安全身份,不必担忧那些平皋一脉与桃侯麾下的纠缠,且还在官府得了个职位,有了武学与兵器、人力的提供,自然是好事。

武师实力,县令恩情,完全足够坐稳捕头之位了,更不用说还是追风捕头这种时刻游走在外,搜集情报的闲散之位。

在朝廷内,捕头同属护龙山庄,也被划分了完整品级,即普通衙役、武者捕快、各类武师捕头、青绶捕头、银章捕头、紫绶捕头、金章捕头、神捕、总捕头;自青绶开始,地位便等同于县尉,但无实权处理政务,只有缉杀镇压之权,最后的总捕头兼任护龙山庄庄主,乃是皇帝直属,嫡系中的嫡系。

而目睹这些,卢平与高诱却面无异色,在他们的观念中,做事哪里有施恩不求回报的说法,名利皆是报,若施恩无回报,长此以往,天下谁肯施恩义?

不求回报,九成都是假仁假义,引人忘恩负义,自古以来,施恩义都要接受报酬才能长久下去,形成秩序。

“背靠朝廷好办事,小友天赋异禀,也可借此习练朝廷武学,平步青云。”

“武学虽不影响境界突破,但却与实力真切挂钩,天关之后的神通序列也息息相关,也不得不考虑啊。”

卢氏族叔与县令纷纷开口,道出了武学的关键,也是世家大族不衰落的根基之一,除却垄断的神通序列外,他们还把持着高等武学这一核心。

正式踏入五大天关后,便对武学的需求极大,各式‘内劲’也会因武学的不同而打磨出不同的作用与强度,各种武学也有不同的‘锻体’方法,‘养身秘方’;虽然不至于武学差就不能突破、走的更远,但这却真切关乎到实力问题,武学越精妙,发挥的实力自然就越强。

抛开個人资质、单纯以正常人而言,三流武学习练者与二流武学交手,自然是不敌的,与一流武学交手,兔起鹘落间就是要被放翻的,练出来的‘体魄与内劲’强度也很难相比,‘打熬的效率、锻炼的区域、孕养的内劲都是差距’,除非能做到那传说中的‘至诚之心’或‘人武合一’的心灵境界,可这二者极难达到。

前者需至情至信,心灵无有缺漏,达成者无一不是历史上义薄云天的忠义之辈;后者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武功打磨,只练一门武学,将之精通到合一层次,皆很困难。

故而到了练皮,所有武师都会开始寻找强大的武学修行,实在不行就多修几门普通武学,以繁对精,也诞生了一批人物。

且好的武学有一个特征,便是涵盖‘下位’,也就是说只要路子相同、练法相近,武人是可以无损改修上位武学的,并不会冲突导致内伤等。

这也就成了世家大族与门派的一种发展、约束手段,先给下位武学,等到忠心后才可以习练上位武学,实力提升并无影响。

更有一种关于神通序列的说法,认为所修武学的‘方向与类型’也会影响适合己身的神通序列,倒不是说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只是早选定早准备,这便是平头百姓所不知晓的领域了,一些原因、秘密全都把持在世家大族手中,根本不愿外泄,不加入便不知晓。

“难怪衙门捕快这般吃香了,吃公家饭,还有完整的武学体系与神通序列知识。”

了解这些后,项稷不禁感叹,免费提供武学的衙门一下子显得诱人起来,毕竟对于散修强者而言,投效世家和门派,远不如直接效力朝廷,不仅有资源财物,还有主理江湖事物的权利和地位,并且不是客卿,没有上升的血缘和传承障碍,若立功晋升,更是可以得到相应秘籍。

另外,朝廷还有对应举孝廉的武举,为护龙山庄招收人手,这是让天下习武者有出头的一条路子,不至于只能依附门派和世家,若非朝廷的资源也是有限、不少强者习惯不受拘束的江湖生活,说不得护龙山庄早就将诸多散修收入麾下。

当然,门派和世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在这方面施加了很大压力,让皇室的实力不至于膨胀,保持在各方可以接受的水准,而且,门派和世家也在往山庄与朝廷里掺沙子,比如每三年一次的武举榜单少不得门派俗家弟子世家支脉子弟的名字。

涿县衙门内的百花武学与坤山武学便是朝廷创出的三流武学,足够纵横县镇之地了,而立功者与县衙实权者,更有机会一窥二流的朝廷武学,完美衔接,也是朝廷笼络人心的手段。

就是卢氏书院里,对正式弟子也只是传授三流武学,精英弟子才可炼就二流武学,代言人才可得到真正的一流武学传承,提前触及神通序列的仪式。

好的武学练出的筋肉劲力非比寻常,横推八马倒,倒曳九牛回都非虚言,月旦评龙虎榜上的人物都是如此,世家大族与镇国大宗在这些方面太有优势。

“我是否也要寻些武学呢?紫雷刀法只有前三式,关键的紫雷心法也缺少,鹰爪功也只有练法与招法,关键的还是神通序列,完全被世家门派与朝廷垄断,没有别条路可走。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