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一百零三章 后记·告哀使二

晚唐浮生 第一百零三章 后记·告哀使二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7:5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八月十五,中秋团圆之日。

棣州东郊永信乡的某座农庄外,驶来了一个庞大的车队。

“吁——”领头的驭手喊了一声,一名绿袍小官跳了下来。

农庄内涌出来一群人。

“张司马。”

“李长史。”

寒暄完毕之后,乐安郡王府长史李栋看了看绵延到远处树林边的车队,问道:“可是夏税?”

“正是。”张司马点了点头,说道。

说实话,他心中稍稍有些不忿。

一个过气的前唐逊帝,朝廷居然还要花大把税钱养着,实在让人意难平。

他出生于唐末,记忆之中没有多少关于唐朝的东西,基本算是新一代的夏人了。京兆府经学出身的他从关西来到棣州,历任县尉、县丞、县令和州司马,至今已十年,仕途还算顺遂,甚至可以说非常顺利。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前唐没有任何感情。他的一切都是新朝赋予的,他对先帝非常感激,对代唐而立的大夏感情深厚,分外看不得乐安郡王这等“蛀虫”——其他勋贵好歹立过功,乐安郡王的所谓“功劳”委实可疑。

但朝廷要优待此人,他也没有办法,只能老老实实押运乐安郡王五千户食邑所出,前来交割。

交割的东西主要是实物,这是淮海道和棣州上下愿意看到的。

实物不利长途运输,尤其是粮食、布匹等物资,正好拿来冲抵这项开支。一年两次,分别在八月中、十一月初发放,今日是交割的第一批。

李长史也看出了州里面对他们的态度不是很好,因此也不多话,只唤来府内仆役、账房搬运、清点。

最多的就是粮食了,主要是小麦。如果到了秋收,就会掺杂大量粟米及其他杂粮。

小麦种植还不够普及啊。

李长史一边感慨,一边清点。

绢帛、毛布、麻布是第二大宗。最开始的时候,发过来的以绢帛居多。现在么,毛布、麻布之类的低价值布匹加起来超过了一半。

问也没用,棣州刺史回复收上来的税就是这些。反正只要“布匹”的数目对就行,管你是绢、麻还是其他什么布啊!

铜钱极少。

十来年前还能看到一千多缗铜钱呢,现在也就几十缗意思意思。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折色”,即棣州方面拿实物冲抵现金。

今年冲抵的折色是咸鱼、肉脯以及十几张皮子。

李长史捏着鼻子,一个个掀开那些腥气冲天的木桶桶盖,看着里面摞放整齐的鱼干,不住地叹气。

皮子还好,有几张似乎是海獭皮、海狸皮,比较值钱。棣州州府总算还有点良心,没一黑到底。

粗粗看了一圈后,李长史进了王府,到书房内禀报。

乐安郡王李晔正在写文章,听完汇报后,将毛笔一搁,随即哈哈大笑。

他笑得很夸张,甚至有几分癫狂。

李长史在一旁见了,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劝解。

“邵贼也有今天!”李晔压低了声音,咬牙切齿道。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