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2章 崇祯之死

明末球长 第2章 崇祯之死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2: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作为一艘设施完备的大型客船,出入平安号配备了四艘千年隼级小型交通船,载重大概200吨,可以安放一些座位,偶尔运一些人,不过最大的功用还是平时运输一些货物,应急的时候,也是方便乘客们进行弃船跑路的救生船了,经济,耐用,方便,皮实,使得千年隼级小型飞船成为了近程星际旅行的最佳选择了。

且不说出入平安号上的人们,如何解释,惊恐,沮丧,接受,飞船一个不小心,穿越到古代的事实,在这个时代,李向前的母国,正处在历史上最最低潮的时刻,可以说,是一次文明的大跳水的前奏,这次跳水,一直到1949年,才会拨乱反正,重新走上一个正常的上升期。

西元1644年4月25日,紫禁城的最高点,煤山,站在这里,崇祯皇帝带着最后聊聊几个太监,观看着城外和宫外发生的事情:眼看着自己的王朝灭亡。

各地勤王的军队不会来了,关宁军最后的一点血脉,几万骑兵,正在平西伯吴三桂的率领下,堪堪到达山海关,而南方的援军基本上也被闯贼的军队控制了河南山东许多城市后,宣告断绝,连帝都的生命线,每年四百万石的粮食,很多年前就已经三心二意的运输起来,而在今年新年后,李自成开始东征帝都,誓师起兵以来,连这些三心二意的漕运运量,也是完全断绝,帝都只能依靠存粮和那些粮商的运粮来维持生存了,而各地,哪怕是南京的六部尚书,南直隶这样的富庶之地,也已经对朝廷心灰意冷,不肯交税了。

这种情况下,朝廷甚至新年的时候,给皇兄的妻子,张皇后裁剪新衣的钱都拿不出来,只能凄凄凉凉的过一个新年,那些文臣们恭贺新年的奏折也是马马虎虎,只能应付。

文臣误国啊,说说天下第一,做事永远不行,本来大明还是有机会迁都南京,苟延残喘续命的,可是谁也不肯在政治上冒险,都只会内斗内斗,最后造成了这种结果。

至于什么仁义道德,自然是万事皆休,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打开了居庸关的大门,仅仅两天后,守城太监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闯军由此进入外城,今天,也就是农历三月十九日,西元1644年4月25日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将闯军引入内城。

而崇祯,就是在煤山上,看到了这一切,看到了自己王朝的灭亡。

他以18岁,不过是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年纪,接手了一个满目疮痍,乱七八糟的的国家,朝廷四分五裂,无论是阉党还是东林党,都是为自己捞取利益的心思,大于了为国效命的心思,朝廷的库房中空空如也,依靠张居正一条鞭法积累的银两,被挥霍一空,而地主们依靠官府对地方失去控制力的机会,完全把持地方,将朝廷的捐税,完全摊派给最最穷苦的百姓,而他们却可以借着许多借口,统统免税,使得国家的财政秩序完全损坏,任何试图改进公平的征税制度的企图,都会被这些地主们豢养的士人攻击,导致不了了之。

于是,辽东打仗,征税,逼反被拿走最后一粒粮食的老百姓,关内打更大的仗,征更多的税……

崇祯揉了揉已经有些哭坏的眼睛,抬头看了看天,大呼:“内外诸臣误我!误我。”

天空中,出现了一道星辰,正以不快不慢的速度,来到这座城市,在没有卫星导航,没有停机坪坐标指引的情况下,依靠手动驾驶,正尽快希望来到这座城市。

这些事情,崇祯都没有看见,他自知失去了他的朝廷,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大臣愿意跟随他,为他出主意,于是骑上马,本想逃出城去,又想找个外戚的府第暂时躲避一下,可是所到之处,都吃了闭门羹,只得折回宫中,逼皇后上了吊,又亲手砍下十五岁的公主的手臂,然后在王承恩的陪同下,来到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上,上吊自杀了,与他一起殉国的,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了。

上吊之前,他哭泣着,在袍服上写下这样的文字:“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之后,崇祯在耳边不断传来的,闯军士兵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同声而出,他心中就越发的绝望,越发的不想再苟活于世,于是按照计划的,让王承恩最后的伺候了一次自己:帮自己挂好上吊用的绳子,之后找了一块石头,踏上去,踢开,于是吊死了自己。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