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这一世,我再也不渣青梅竹马了 > 第三十二章 盛海之行,买入黑马神股!

第(1/3)页

吃过散伙宴,在家暂时也没什么事了。

高考成绩得半个月左右才能出来,于是苏泽林打算前往盛海,趁早把那支股票给搞定。

第二天早上,苏泽林早早就坐上了前往盛海的直达快班,甚至没告诉两老。

江澜虽在浙省境内,但离盛海也就二百公里左右,上午出发,办完事当天就能回来,省得老爹老妈担心,甚至老爹会跟着过去,到时要被他得知自己拿几万块全买股票,那肯定是会阻止的!

暑假期间,苏泽林早出晚归,整天泡在网吧中都挺正常,而且还毕业了,所以两老也不管。

上午出发,中午时分就到了盛海。

这个时代的盛海,只是初具国际大都会城市稚型。

从浦西看陆家嘴,最高的还是金茂大厦。

坐地铁上班还是一件挺时髦的事,二号线刚通车,三号线还叫轻轨明珠线。

房价大多在三千每平左右,买房子可以退税,还能送蓝印户口。

……

走出汽车客运站,人流量挺大,熙熙攘攘的。

这种地方鱼龙混杂,2000年的盛海虽然没有90年代那么乱了,但扒手还是有的,人群中偶尔夹杂着几双鬼鬼祟祟的眼睛,不过他们的目光落到苏泽林身上,打量一圈后就转了开去。

苏泽林也是混迹街头长大的,身上自有一股悍气,长得牛高马大,今天出门又特地打摩丝做了个比较拽的发型,下车后叼上一根烟,看着就不好惹的样子,再说了这样的小毛头通常没几个钱,所以没有扒手会蠢到选择他当目标。

客运站前的出租车不少,几乎都是小夏利,远远看去就是一片红海,其中偶尔夹杂着几辆老桑普或桑塔纳。

出租车司机吆喝着招揽提着大包小袋的旅客,然而没人理会苏泽林。

这会打出租车还是挺奢侈的,以夏利为例,郊区八块钱三公里起步,市区则是十块起步,超过两块一公里,桑塔纳还要贵个几块,跑远点几十块就没了,所以人们还是挤公交的比较多。

苏泽林这个小年轻就不像是有钱,且舍得打擦头的人。

然而苏泽林却是直接拉开一辆桑塔纳的门坐进后排,他不打算为了省那么点钱浪费时间。

“师傅,浦江饭店!”

出租车司机微微一愣。

苏泽林这气质不像盛海本地人,然而说的却是口地道的盛海青浦方言。

当然他不知道,重生前的苏泽林做生意的大本营就在盛海,生活了那么多年,盛海话自然也就很流利。

“老好咯!”

司机应了声,就启动了桑塔纳。

这辆日耳曼生产的老牌神车还是挺舒适的,空间够宽敞,空调也凉快。

要是换成夏利的话,在这么热的盛夏,开个空调就走不动了,慢腾腾的能像蜗牛,不过夏利的优点就是便宜,维护保养费用也远比桑塔纳要低。

2000年的上海堵车情况就挺严重,好在今天交通畅通无阻,一路来到浦江饭店。

苏泽林递过去一张红牛,司机找了零钱,他便走下了桑塔纳。

面前是一座具有浓郁日不落帝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坐落于盛海著名地标外白渡桥东侧,北外滩商业区。

当然苏泽林来这里不是为了住宿,他打算当天就赶回家,自然也就没有浪费钱的必要。

1990年,夏国的第一座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就在浦江饭店内呱呱落地,于这座老饭店的孔雀厅敲响了第一记开市铜锣,并标记着夏国开始正式利用股票市场作为发展经济的工具!

上交所的成立,也使得证券市场从场外小店面的交易走向集中交易,新旧交替,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但是当时的股市还很冷清,知道92的发财证和老八股让很多人一夜暴富之后,很多走在时代前面的夏国人才体会到股票的魅力,涌现出越来越多疯狂的股民。

到了新世纪,证券市场已经有了不小的气候。

而且1999年中至2001年中是夏国股票历史上的第六次牛市,整体行情大好,大大刺激了股民们的积极性。

苏泽林走进证券大厅,里面已是人头涌涌。

营业部有大屏幕和小的交易终端可以查看并分析行情,还可以自己在交易终端上输入帐号密码进行交易,大户还能在交易所中使用电脑,然而也有很多人都还不懂得自助操作,只能规规矩矩去柜台填单委托。

苏泽林径直找到了一个工作人员,道明来意。

“你要开户?”

工作人员闻言很是惊讶。

虽然苏泽林年少老成,但怎么看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

这个年代玩股票的通常都是有一定阅历的社会人士,像他这样的少年那是十分罕见。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