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这一世,我再也不渣青梅竹马了 > 第二十五章 盛海梅林,短平快的完美投资!

第(1/3)页

苏泽林扛着打包小包行李回到家,赵丽霞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犒劳自己儿子。

吃过饭后,苏泽林在客厅和老爹抽了两支烟,喝了会茶,拍了几句马屁,要到两百块零花钱,就一溜烟出门了。

高考完可以搞事了,老爹老妈应该也不会再多管。

银行卡里的那笔钱,就是一只母鸡,得好好利用它在未来的两个月多下点蛋。

这赚钱的路子,归纳起来其实也挺简单。

倘若是八十年代的话,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繁荣,实体经济为王,只要闭着眼倒买倒卖就行,都说造导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就是这个意思。

那会信息闭塞,别说相邻的两个市了,就算是相邻的两个小县城甚至是镇子,产品的差价都可能很大,利用这个批点货,随便摆个地摊都能赚到盘满钵满。

苏泽林父母是八十年代末下海的,就靠摆地摊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发家致富。

还有一个更为暴利,却也极其冷门的行业,那就是收集各类稀罕邮票、旧钱币,比如“庚申猴票”、“大黑拾”、“背绿壹角”,大量收,能收多少是多少。

尤其是“庚申猴票”,到后世足足升了四十万倍,就问你怕不怕!

这货哪怕只留到九十年代卖出,一整版80枚的“庚申猴票”都能卖到十万,多几套就直接实现财务自由了。

到了九十年代,情况稍微有点不一样了。

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适应了商品经济市场,加上一大波下海热,市场上各种初阶生意基本被瓜分得七七八八。

竞争一大,这会倒买倒卖和摆地摊啥的就没那么容易赚钱了。

不过这个年代又出现了新的契机,那就是企业的原始股。

其实,在1988年,深市发展银行的普通股就在深市证券公司挂牌上市买卖,由此开了深圳股市之先河。

然而由于当时社会公众对股票的认识不够,导致深发展在股份制创业时期的工作进展非常困难,让储户配售认股证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当时深市政府为了支持发展发行股票,甚至让党员干部带头买股,给某些单位职员分配任务,这些最早的股民可谓是“被逼赚钱”。

不过炒股热真正起来还是九十年代,先是深市老五股,再到盛海老八股和发财证,那些嗅觉敏锐的先行者们终于意识到,股票这个新东西原来能让人一夜暴富!

除了企业原始股,也可以倒腾点小电器,这个也是暴利,如果资金不足的话,去贷就行,这会钱随便贷,请银行的人吃个饭就好。

至于现在的00年代嘛,众所周知的是炒房热,闭着眼买房就可以了,又或者等到03年买个茅台股,后世升值五百倍,投入四万就成两千万了。

不过等房产升值或者是茅台的周期都太长了,身为一个重生者,具备得天独厚的前瞻性,赚钱门路多的是,苏泽林自然是没这个耐心的。

他非但要利用这四万块钱生钱,还得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內赚快钱,这个就有点难度了。

信息很重要,因为苏泽林不可能准确记得今年都发生过什么事,其中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好契机,于是他径直来到了网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