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我在人间修身证道三百年 > 第二十九章 他到底什么来头啊

第(1/3)页

太安城,吏部衙署。

吏部尚书姜伯望端坐案前,望着翰林学士王之涣递过来的那面圣旨出神了很久。

面前的那杯滚茶早已冰冷,泛青的茶水间映透出他的面容……儒雅,但很纠结,还有一丝不解。

“不是!凭什么啊?”

许久的沉默过后,姜伯望最终爆发,他拍着桌子站起来,“一夜之间连拒皇城六部、武灵候、还有教宗大人和龙虎山老天师,就是为了去你的翰林院?真想要握那文邹邹的笔杆子?他脑子没毛病吧?”

说到这儿,姜伯望忽又眯起眼,背着双手在屋中来回踱步。

他一会儿看看案上的那面圣旨,一会儿瞅瞅满脸微笑的王之涣,心中突然惊起一个念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啊!老王!诗文初审是你们翰林院负责的,也就是说,你是第一个看过这首诗的人!一定是你当时见诗心喜,怕日后被人捷足先登,所以早早派人到桃源县中将他招揽进了翰林院!占了分先机,是也不是!”

“是又怎么样?不是又能怎么样?反正他现在是我翰林院的人……伯望啊,你看你,又失态了呀。”

下首位的王之涣轻抚长须,笑饮热茶,满脸的神采飞扬,“翰林院执笔天下,向来是天下读书人最向往的地方,也是大夏朝堂的根基之所……伯望你刚来太安城做吏部主事的那一年,不也自愿申请来我翰林院进修过吗?怎么,当时抢着要握笔杆子,现在嫌埋汰啦?”

听闻此言,姜伯望瞪了王之涣一眼,满面怒气,偏又无力反驳。

因为他当年确实在翰林院厮混过一段时间,而且刚好是在王之涣手底下做事。

二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虽经常斗嘴,但关系是实打实的铁。

这不,姜伯望在朝廷里摸爬滚打多年,刚一坐上吏部一把手的宝座,就赶紧把这位当年的老领导拉到了自己身边,挂了个吏部左侍郎的职位,虽未赋予实权,但却给足了排面。

如今他们之间虽是上下级的关系,外人面前常以官职互称,但私下里,正二品的吏部尚书姜伯望,还是得喊正五品的翰林学士王之涣一声老大哥的。

不仅是因为当年的旧情,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王之涣在大夏皇城的底蕴和背景。

他的背后,站着的可是当今圣上和书院院长啊!

有这样的两大靠山在,王之涣原本可以平步青云,顺风顺水,至少也能混个正二品的大员。

可他却偏偏自愿枯守于翰林院中,整日舞文弄墨,草拟密诏,修书撰稿,试图为大夏朝的读书人留下最后一份清高。

对于他这份情怀,姜伯望一直都是很敬佩的。

他也一直以为王之涣就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绝无半点算计的老腐儒。

可万万没想到,这老家伙竟然如此鸡贼,一声不吭就把人给偷了!

简直岂有此理!

王之涣重新沏了杯茶,顺便给姜伯望也续上了热水,还假惺惺让对方快点喝,一会儿又该凉了。

换来的却是姜伯望的一声“无耻老贼”!

王之涣却只笑笑,没有再做任何解释。

尚书大人的这个表现,他很满意。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等会儿喝完这杯茶,他还要赶往兵部呢,今日行程很满,得把六部走完。

明日再去都察院和大理寺,后天去侯爵府,大后天,摘星楼和龙虎山也得去一趟,就是不知道教宗大人和老天师待不待见。

呵呵,王大人只是为了报喜,绝对没有半点炫耀的意图。

屋内的气氛变得有些沉寂。

姜伯望憋着一肚子气不说话,站在一旁等候吩咐的下人更不敢说话,唯有王之涣自顾自饮茶,偶尔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换来的,却是尚书大人想要刀人的眼神。

小半个时辰后,王之涣终于放下了杯盏,对着姜伯望笑道,“时辰不早了,老哥我得走了,徐尚书家里摆着酒在,我得去喝两杯。”

说完他将书案上的圣旨仔细收好,在姜伯望的白眼中走了出去。

刚到门口,院内青光一闪,林青堪堪赶到……王大人一愣,“咦?你怎么来了?许凤麟呢?”

“许兄被兵部的人带走了,秦淮人亲自带的队。”

林青心中无比焦急,但六品儒道的规则让他强行保持冷静,说话时慢吞吞的,且毫无情绪波动。

“什么!怎么回事?”

王大人顿时大惊,“秦淮人好大的狗胆,你没跟他说许凤麟是翰林院的人?”

“说了!但没用。”

林青用最快的速度将事情原委解释清楚,见王大人的脸色已然一片铁青,赶忙趁热打铁,说道,“事关武灵候的独子梁萧,已经超出了下官权限,必须得大人您亲自出马!”

“简直无法无天!”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