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文豪1978 > 第81章 老师们的阅读理解

文豪1978 第81章 老师们的阅读理解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7:4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搞艺术的,有生不逢时一说,比如梵·高,比如卡夫卡。

放在六七十年前,林朝阳写《小鞋子》,在文学界和评论家的嘴里不会比冰心先生好到哪里去。

但现在是十年压抑和破坏之后生机勃发的年代,长久以来被压抑的人们疯狂的吸纳着一切外来的资讯和知识,哪怕是再生涩的东西也有人欣赏。

《小鞋子》的内容并不深奥、生涩,相反,它比现今文坛流行的大多数作品都要更加亲近读者。

也正是因为这样亲民的风格和内容,让它在发表一个多月之后迅速赢得了读者群体的喜爱,《燕京文艺》的销量因此大涨,同时这部在文学界也饱受好评,最近这些天不少报纸上都出现了关于这部的书评。

“这里面有篇文章你看看,作者对你这部《小鞋子》是吃透了的。”

章仲锷在跟林朝阳交流的时候递给了他一份刊物,正是这个月出刊的《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创办于1956年,原名《文学研究》,1959年改名《文学评论》。

六十年代停刊后,于78年1月复刊,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文学界比较重量级的文学评论刊物。

《文学评论》是双月刊,在前几天出刊的今年第三期上的“新作批评”上刊发了一篇名为《:朴素背后的深远人文力量》的评论文章,引起了文学界不少人的注意。

“……许多人会因为《小鞋子》积极阳光的一面而忽略其创作的艺术性和叙事深度,笔者认为这部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上都值得深入剖析。

力求以轻松、明快的叙事节奏,成功地编织了一个贴近生活、充满温情而又略带苦涩的童年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处理情节。

那双丢失的小鞋子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乡土社会的生活百态和人性中的光辉。

从文本层面来看,《小鞋子》的结构严谨而富有层次感。开篇即以一個小事件——小狗子弄丢妹妹鞋子作为故事的驱动力,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了一种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叙事动力。

这种创作策略有效增强了的悬念和观赏性,同时也凸显了主角在逆境中积极应对、努力求生的坚韧精神。

在人物塑造上,充分展现了孩童特有的纯真与善良,以及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小狗子和妹妹的形象生动饱满,他们的每一次对话都充满了真实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深触及到他们内心的挣扎与期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中并没有陷入许多人固有的思维模式,过分渲染生活的苦难和煽情。

反而通过孩子们对鞋子的渴望,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寓意……”

章仲锷等人在旁边,林朝阳没有细看文章,粗略的浏览了一遍,通篇基本都是对和他这个作者的溢美之词。

“这位……”林朝阳扫了一眼文章的署名,“侯同志看起来很喜欢《小鞋子》,不过还是有不少缺点的,当不起他这么高的评价。”

刘昕武笑着说道:“哪有完美无缺的作品?《小鞋子》已经足够优秀了,你这可是吹毛求疵了。”

聊完了《小鞋子》发表后外界的反响,刘昕武又问起林朝阳正在写的。

听说快写完了,刘昕武兴奋不已,“真盼着早点看到你这份稿子。”

“快了。”林朝阳说。

燕师大,教二楼。

今天上午中文系上的是写作课,给学生们授课的是刚近四十岁的侯玉芬老师。

相比耆老宿儒众多的燕大,燕师大的名家、大师没那么多,中文系授课的中坚力量还是以中青年讲师和副教授为主。

跟后世那个学历膨胀的不像话的时代不同,现如今系里授课的讲师博士学历屈指可数,大部分老师都是硕士学历。

侯玉芬人到中年,教的又是最接近语文教学的写作课,平日里与学生们的感情很好。

刺耳的铃声传来,课上完了,学生们乌泱泱的涌出教室。

陶玉书落在了最后,也没有着急出教室,而是来到讲台旁。

“侯老师!”

“玉书!”

侯玉芬看到陶玉书便忍不住露出笑容,没有哪个老师不喜欢勤奋好学、成绩出色的好学生,陶玉书在中文系是老师们的心头宝。

“我看到了您在《文学评论》上写的那篇评论。”陶玉书说。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