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天衣 > 第七十一针 从海上回来

天衣 第七十一针 从海上回来

作者:阿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4:02: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喜妹发现,从海上斗绣回来,大家都变了。

第一个是黎嫂变了。

在整个队伍里头,黎嫂是她最熟悉的一个人(她爹被她忽略了),她曾经是黄埔秀坊的带领者,平时为人温和敦厚、沉默寡言,只有在大伙儿绣品做得不好的时候才露出威严的一面,当然她也是有缺点的,按照林揽头的说法就是:“黎嫂的眼珠子啊,只能看到眼前三尺近,手头出来的功夫,那叫‘村妇之良工’”——这句话的意思好像是说她没有长远的目光,绣出来的东西好极都有限。

但是走了一趟海上,黎嫂就变了,变得话多了起来,变得嗓门不自觉地高了,变得常拉着喜妹幻想将来凰浦绣庄能如何如何,她的目光似乎变远了,再不是只看着眼前三尺,而看到三千里那么远了。虽然这种变化也没什么不好,不过喜妹还是更喜欢以前的那个黎嫂。

第二个变了的是李绣奴。

这个朝鲜国来的姐姐她其实接触的时间很短,刚刚来的时候整个人非常的小心,甚至仓皇,就像一只刚刚进村的外地小狗,因为跟大家都不熟,所以跟大家都说不上话,喜妹看她可怜巴巴的,有时候便主动跟她说上两句,因为是队伍里第一个来主动搭话的人,所以李绣奴也很珍惜地跟喜妹做朋友,一来二往的两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没其他人的时候李绣奴就找喜妹说话,说的多了她的中国话也流利了许多,再不像以前一样一字一句像念书,而是夹杂了不少俗语俚语,腔调也带着广东腔。

在喜妹看来,这个朝鲜姐姐可真勤奋啊!就连吃饭睡觉,手里也总是拿着绣花针,姑姑说的言语她恨不得有一支笔能全部记下来,那些人生道理她反复琢磨,其中有关刺绣的言语她几乎句句都能背下来,喜妹就没见过一个能对刺绣这么热切的人,就连姑姑有一次也忍不住说了一句“我小的时候,也是这样”。嗯?姑姑也曾经是这样的么?真看不出来,因为现在的姑姑人前总是冷冰冰的。

而现在,绣奴变得更热切、更勤奋了,因为姑姑打败了袁莞师,她私下里跟喜妹说,她以前觉得姑姑很厉害,可也没想到这么厉害,连刺绣宗师都能打败,“能打败宗师的人,一定也是宗师,我竟然有幸能跟随一位大明的刺绣宗师学习,这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我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于是她练刺绣练得更加卖力了,连做梦都在练针法。

第三个变了的是云娘。

云娘也是新来的,这个家伙啊,古怪得很!

明明是个女孩子却长得那么高挑,跟一根竹竿似的,将来可怎么嫁人啊!娘常常说,女孩子家要“矮箩矮箩”(长得矮、臀如箩)才好生养、才好嫁人,她人长得跟男人一样高,屁股上又没几两肉,将来谁敢娶她啊。

而且她就跟一只老鼠一样,有热闹就窜过来凑热闹,凑完热闹忽然就不见了,夜里也不跟大家一起,自己跑到隔着七八步的船里睡觉,偏偏庄主还惯着她,专门给她安排了一条小船。好几次喜妹见她跟庄主眉来眼去的,难道庄主竟然喜欢她这样的?她一直还以为庄主喜欢的是姑姑呢。

更奇怪的是,她的脸会变来变去去,平时看着没异样,流了大汗模样就不对劲,姑姑说她是脸上涂了粉、唇上点了朱,这叫化妆——戏台上的角儿上台前都这么搞的,可咱们绣庄是做刺绣的又不是演戏的,为什么要化妆呢?还有她的声音有时候也变,一激动起来就带着男人声,总之是骨里精怪的一个人。

不过她可真聪明啊,但凡刺绣的事,姑姑说一遍道理,她手上就能把活做出来,姑姑演示一遍针法,她练了一遍之后就能做出七八分的模样,这能耐把绣奴羡慕得不行——可绣奴也不想想,她也是练个两遍就会,喜妹自己就怎么练都不行,明明自己跟着姑姑时间跟长,可现在她们都能跟大师傅同台较量了,自己却连刺绣师傅的手艺都没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从海上回来之后,云娘就变得更奇怪了,貌似时时刻刻总是要溜,刚刚上岸的时候,喜妹就瞥见她在码头被庄主抓了回来,进澳门之后,又见她在巷子口被庄主给逮住了,其实跟着大家有吃有住,还能学刺绣,庄主又对她这么好,她干嘛要跑啊?不明白啊不明白。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